落实品牌战略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闵行模式

〖2019/3/6 8:18: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新闻来源:经济参考报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悠乐
 
    曾几何时,凤凰牌自行车、蝴蝶牌缝纫机、上海牌手表、大白兔奶糖……一大批闻名遐迩的上海产品,给数代中国人留下了难忘的集体记忆进入新时代,上海再次打响“品牌战略”,向海内外传达发展先进制造业、建设全球卓越制造基地的决心。作为“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重要承载区的闵行区,正发力打造一批名企、名园、名品、名医、名家、名师、名胜、名店、名街、名展、名赛、名节等具有时代气息和闵行鲜明特色的新品牌。

   据悉,近年来,闵行区把打响“四大品牌”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抓手,瞄准建设产业价值高端、服务魅力散发、消费活力迸发、文化特质凸显的城市门户枢纽之窗、产业策源之地、创新共享之城,努力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双丰收”。

   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

   区域经济统筹融合再发展

   2019年1月15日,上海市闵行区区长倪耀明在闵行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18年闵行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扎实推进品质卓越、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区建设,不断提升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完成了区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倪耀明透露,2018年闵行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左右完成财政总收入831亿元,同比增长6.1%,完成区级财政收入296.8亿元,同比增长6.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8亿元,同比增长11.2%实现进出口商品额2162.8亿元,同比增长9.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8.9亿元,同比增长7.2%预计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6.8%左右新增就业岗位3.23万个,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16万人预计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左右。

   具体到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方面,过去的一年,闵行区制定落实“四大品牌”战略实施意见、提升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实施意见。发布新一轮产业布局规划,围绕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南上海高新智造带”和“大虹桥国际商贸带”,培育构建“44”特色产业集群,制定了制造业提升、促进消费升级和商贸产业发展、文化创业产业发展等一批三年行动计划。制定落实区域经济融合财力分享实施办法,完善紫竹高新区、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浦江园、漕河泾科技绿洲、莘庄工业区等区域统筹开发财政机制。区相关部门制定实施吴泾科技时尚特色小镇三年行动计划,研究推进上海人工智能未来小镇建设。另外,全区还启动了吴泾老工业基地转型研究,建成长三角区域城市展示中心、长三角电商中心等功能性载体平台,完成“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

   针对今年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倪耀明表示,闵行区将继续加大统筹融合发展力度。“结合‘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成果,启动‘十四五’规划编制基本思路研究。聚焦重点板块,加快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牢固树立‘四个论英雄’的导向,优化经济考核指标,加强经济形势监测分析。优化‘管委会平台公司’工作模式,加快虹桥商务区、紫竹高新区、莘庄工业区、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漕河泾科技绿洲、南滨江地区等重点板块发展。梳理盘活土地、厂房、仓储、楼宇等资源,加强与大型国企合作,推动重点成片区域和零星低效工业用地转型,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和经济密度。深化吴泾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研究。做好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工作。”

  根据2018年7月18日闵行区第六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落实上海打响“四大品牌”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闵行区将以区经委为牵头部门,全面落实打响“上海制造”品牌,以南上海高新智造带建设为依托,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先进制造业高地。

   《意见》指出,要深化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强机制、规划、资源、模式、招商和政策统筹探索,实现“全区发展一盘棋”。坚持“以亩产论英雄”“以效益论英雄”“以能耗论英雄”“以环境论英雄”的发展导向,发挥莘庄工业区等国有开发主体在统筹土地开发、招商引资和园区运营方面的经验优势,鼓励和支持与其他产业园区通过品牌输出、合资合作、委托运营管理等方式开展合作,打响园区开发运营主体品牌。围绕推动制造业转型发展和城市更新,鼓励与园区开发经验丰富、产业引导与招商运营实力较强的市属国有企业或其他市场化机构开展合作,提高园区开发整体水平。发挥国有集团企业作用,加快“四大金刚”“五朵金花”等闵行制造老品牌的转型。

   其中,在军民融合发展方面,闵行区将加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闵行军民融合亮丽名片。根据上述《意见》,闵行区优化完善“一体多翼一基地”载体链,加快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基地核心服务区、上海(航天)军民融合创新创业中心、上海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中航紫竹特思创联合孵化器等军民融合载体建设。聚焦航天、航空、船舶、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打造六大超百亿军民融合产业。搭建军民融合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信息交流平台、上海市军民融合产业联盟、上海市军民产业促进中心等八大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和双向转移转化。加强长三角军民融合产业的一体化布局研究,形成结构合理、布局优化、核心竞争能力突出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模式,努力打造成为我国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示范区。

   “我们将扎实推进区域统筹和军民融合两项重点任务,加快区重大项目建设步伐。在军民融合方面,要加快载体的建设,做好哈工大、西工大项目的承接工作,并且要加快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上海市莘庄工业区党工委书记李建华此前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产业发展能级持续跃升

  倪耀明区长在闵行区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2018年闵行区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43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5.3%。文一集团、今日头条等52个重点项目落户闵行。加快推动重点商务区建设,漕河泾出口加工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虹桥商务区保税仓库获批,中庚漫游城等商业体开业。9家企业获得“上海品牌”认证,占全市首批获得认证企业的17%。

   过去的一年,闵行区还加快推进了16个成片区域开发转型,沧源片区、光华路创意街区等5个成片转型区域初见成效。全区规上工业企业产值能耗0.046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6.4%。完成350家单个企业产业结构调整。

   记者获悉,2019年闵行区还将继续推动包括达闼机器人、博朗电器、新文创电竞中心等32个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促进工业投资稳定增长。另外,闵行区还将聚焦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全力打造“南上海高新智造带”。除了鼓励高端装备领域优势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做强产业功能外,在保持生物医药产业高位发展,推动一批重点项目落地方面,也将有新的作为。

  “我们将重点关注紫竹高新区、863软件产业孵化基地和云部落TMT产业园等市级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加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围绕国际商贸、现代金融、文化创意和科技服务,依托‘大虹桥国际商贸带’,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促进虹桥商务区、南方、莘庄、七宝、吴中路、剑川路、浦江等商圈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落实闵行文创20条,培育一批优秀文创园区。完善‘一体多翼一基地’产业空间布局,推进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创建。”倪耀明透露。

   作为“四大品牌”战略之一的“上海制造”,一直以来都是上海人,乃至国人的骄傲。2018年,上海再次吹响“制造品牌”的号角,其新出炉的《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加快迈向全球卓越制造基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计划通过三年的努力,让“上海制造”技术更先进、制造更智能、产品更高端、品牌更响亮,加快建设全球卓越制造基地,为上海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提供实力支撑。

   制造可以说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基因,而制造往往以产业布局为表现形式。闵行区在2018年发布了《闵行区产业布局规划》,明确指出加强统筹谋划,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一湾落九子”的先进制造业空间布局。

   具体来看,依托黄浦江第一湾的天然资源和浦江两岸的产业资源与城市功能,聚焦产业转型、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生态宜居等重点领域,打造辐射浦江流域的金色湾区,促进闵行区界内浦江两岸联动发展。按照园区规模、辐射能力、产业特色、产业集群的标准,在南上海高新智造带打造形成双城(莘庄工业区-智能制造城、临港浦江科技城-国际科技城)、双谷(紫竹高新区-东方硅谷、闵开发-南方慧谷)、两镇(吴泾科技时尚小镇、马桥人工智能未来小镇)、三基地(上海航天产业基地、“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基地、向阳工业互联网基地)相串联的空间布局,建设成为中国制造2025国家示范区、世界尖端创新资源的区域配置中心。

   以莘庄工业区为例,目前已形成“本部园区”、“马桥园区”、“颛桥园区”和“浦江园区”一区三园的新格局,新增规划开发面积2.5万亩。莘庄工业区已经成为国内外投资者设立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地区总部及先进制造业的首选地之一。“我们吸引了国内外诸多知名企业落户,现有跨国地区总部17家,世界500强企业51家。主要包括先进重大装备制造业、机械和汽车零部件业、电子信息业、新材料及精细化工业、生物医药业、服务业六大重点产业。”上海市莘庄工业区党工委书记李建华说。

   着力提升招商服务水平

    上海市要以打响“四大品牌”作为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推动中心城市功能落地、做优、做强,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具体到闵行区,他们迅速找准自己的定位、突出自己的特色。据悉,闵行区坚持远近结合多轮滚动的原则,构建持续打响的长效机制。强化滚动实施,立足闵行实际,形成“14X”工作体系。以上述《意见》为统领,聚焦“四大品牌”领域,细化制定涉及制造、消费、文化以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城融合、营商环境等X个三年行动计划或行动方案,把措施落地落细,掀起全区打响“四大品牌”的热潮。

   以四大品牌中居于统领地位的“上海服务”为例,闵行区以上海南部科创中心核心区建设为引领,不断增强现代化城区综合服务功能。无论在聚焦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凸显闵行科技创新服务功能上,还是在聚焦虹桥商务区建设,全面增强服务高质量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能力上无论是在聚焦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全面提升产业发展和社会民生配套服务水平上,还是在聚焦营商环境建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都为全市打响品牌战略贡献了闵行智慧和力量。

   “2018年,我们制定实施闵行区扩大开放50条政策,预计吸收合同外资28.3亿美元,同比增长46.6%。加强与各类市场招商主体合作,举办精准招商活动近百场。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家、国内企业总部30家、年纳税100万元以上企业329家,累计注册各类市场主体16.9万户、同比增长5.78%。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29条举措,重点在融资纾困、降本增效、营造环境等方面下功夫。165幢重点楼宇平均税务登记率提升至61.7%,35幢楼宇实现年税收过亿,比2017年增加10幢。虹桥、丽华雅苑金融家两个基金小镇开园,‘创园贷’项目覆盖全区50%的主要科创园区,政策性贷款担保规模排名全市第二。聚焦百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外贸企业、民营企业等,调研企业8.8万余家,解决问题1.4万余个。”在谈到招商引资及企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上,倪耀明娓娓道来。

   不过,面对2019年,倪耀明也清醒地认识到,闵行区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区域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改善,‘放管服’改革的系统性、针对性有待加强。”倪耀明坦言。为此,他透露,2019年,闵行区将围绕产业布局规划,更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招商目录。建立“百人团队对接百家项目”机制。完善全区招商地图、企业服务信息库、招商资源库,提升招商推介效率。“我们将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做好参展商、交易商的跟踪服务和项目落地。应对外贸形势变化,加快漕河泾综合保税区发展,完善重点企业服务机制,支持企业进口首台套设备、开展技术改造等。细化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措施,提升民营企业发展动能和活力。”倪耀明表示。

   事实上,在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上海市便召开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市委书记李强强调,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上海市要瞄准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加快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力争全面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全市各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坚持思想不松、目标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为新时代上海改革开放再出发营造更好、更优的发展环境。

   而闵行区更是全力聚焦营商环境建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据悉,新的一年,闵行区将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重点聚焦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建设项目投资管理,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推进“一网通办”,打造廉洁透明、高效规范的政务环境。

   “作为全区先进制造业统筹发展的平台,莘庄工业区要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握前期审批流程、事中有效策略和后续企业服务三环节,来推进重大项目落地见效,从而不断提升工业区对优质企业的吸引力。工业区还将在市政交通、社会租赁房项目等建设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快推进产城融合与转型发展。”莘庄工业区总经理韩永强表示。

   强化升级文化产业实力

   “去年,我们注重基本民生保障,着力提升保障水平和服务质量,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倪耀明在今年的区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过去的一年,闵行区文化体育等事业取得了大发展。该区制定落实加快体育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意见。新增文化设施2.27万平方米、体育设施11.52万平方米,新建1个文化中心、2家城市书房、4个文化客堂间、6条健身步道、3片市民球场。区博物馆新馆部分展馆对外开放。优化文体资源四级配送网络,举办了3万场、参与量870多万人次的文体赛事活动。颛桥、七宝、梅陇3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获评“上海市示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展“对话——中国非遗的国际表达”闵行文化展示活动。成功举办上海浦江沪剧节、上海市民武术节、马桥国际半程马拉松、上海城市业余联赛等系列品牌活动。

   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上海拥有独特的文化特质与资源,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在此汇聚。在拥有独特文化的同时,上海也创造了一大批文化产品,但现有的文化产业链是不完整的,文化与品牌的断裂、文化与大众的割裂,导致了上海目前在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上缺乏竞争力。如何做出真正有内涵、能推广的文化,如何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顶级城市文化品牌呢?对此,业内专家纷纷表示,应当两头走:一头要做精做深,尊重传统,提升文化文艺价值一头要与市场对接,使传统和现代文化资源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老百姓更接近艺术,体验文化,享受生活。

   而对于今年的文化宣传工作,倪耀明透露,2019年闵行区将新增文化设施2万平方米、体育设施13万平方米。加强志愿者、文艺指导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健身团队骨干队伍建设。依托信息技术健全公共文体资源四级配送机制,搭建更多文体活动平台,挖掘展示一批优秀非遗项目,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落实长三角一体化文化发展战略,提升“江南文化”品牌的内涵、能级与形象。

   事实上,在去年出炉的《意见》中,闵行区明确提出,在打造文创产业比较优势方面,闵行区将大力发展创意设计、网络信息、传媒娱乐、文化装备、文化艺术等五大文化创意产业,不断提升闵行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加快虹桥文创国际贸易基地、七宝文化艺术交汇基地、紫竹网络信息创新基地、浦江东方传媒演艺基地四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积极吸引各类文创企业总部和高端资源要素集聚。规划建设“九星未来生活方式大观”,力争中国室内设计周、国际室内建筑师/设计师团体联盟(IFI)落户。加快推进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七宝“一园一区”、浦江东方媒体城、光华路创意设计街区、超竞电竞园、云部落TMT产业园、M50西郊文化休闲园、黎安创意展示产业园、中庚·漫游城、上海国际品牌珠宝中心、上海版权资产服务平台、台湾文创复刻基地等重大文化创意产业项目。

   常言道:一流的企业卖文化,二流的企业才卖产品。产品如果被赋予特殊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气质,就不再单纯是一件产品,它除了拥有天然的使用价值,能够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外,还能满足消费者的精神生活需要。值得一提的是,以区委宣传部为牵头部门,闵行区全面落实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先导,不断增强闵行文化软实力。

   “例如,我们会牵头吴泾镇、区发改委、区经委、区规土局等多个责任单位,立足产业转型升级,做强吴泾小镇时尚特色。加快落实吴泾科技时尚特色小镇产业发展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促进吴泾特色功能区规划落地。聚焦时尚服务、文化创意、智库、旅游等产业,积极引入上下游产业链项目,持续扩大时尚服饰产业规模,集聚一批时尚服务产业专业人才。依托‘中国梦谷’南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等载体,常态化引入品牌活动,打造吴泾时尚文化活动地标。”闵行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士表示。

   另外,闵行的红色文化品牌也有其地方特色。据悉,闵行立足实际,进一步丰富发展红色文化的传播途径。开展红色文化“印记”计划,通过红色文化阵地建设、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开展红色文化系列活动、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传播等工作,全面呼应和打造闵行红色文化氛围。夯实红色文化阵地,完成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的全覆盖建设,推进居村党建服务站建设。整合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建中心、红色阵地资源等红色文化资源,形成闵行红色旅游线路。

   在重塑老传统老品牌活力上,闵行结合上海市民文化节,继续做好上海合唱节、南滨江广场文化节、浦江沪剧节等群文品牌活动,指导街镇开展新一轮“一镇一品”群文活动升级打磨。高水平举办上海吉他艺术节邀请赛、国际网络影视节、“海纳百川、匠心造物”国际手工艺展等主题活动。充分发掘闵行区近现代工业遗存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大闵行老工业基地工业文明和历史风貌发掘保护。做好马桥镇彭渡村和浦江镇革新村两个“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依托七宝皮影艺术馆、颛桥剪纸大观园、马桥手狮舞艺堂、莘庄钩针编结坊、民族乐器陈列馆、闵行区非遗展示厅和海派漆器艺术馆,加大传统文化发掘和保护。

   而作为现代的大都市,打造引领潮流的文化地标则更有现实意义。为此,闵行将加快虹桥商务区国际一流的地标性文化设施和“五个一”重大文化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建成开放闵行博物馆新馆、上海海派艺术馆、马桥文化遗址展示馆等高品质文化设施,形成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集中展示的新地标。完善基本管理单元公共文化设施,加快推进街镇文化(分)中心、邻里中心文化空间、文化客堂间、城市书房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项目,不断满足市民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提升511个标准化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服务功能,切实做好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建设。(记者 钟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