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自主商标是自主开发的重要标志

〖2006-9-23 17:35: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小鸟
 


   9月17日,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副司长陈斌就自主开发发表了讲话,他通过回顾产业政策产生的背景,阐述了我国发展汽车工业的国家战略;并希望国内企业与合资企业要高瞻远瞩,积极发展自我开发能力。

  陈斌说:“1991年的时候,中国汽车的轿车产量只有8万辆,1992年只有16万辆,而且当时中国轿车的平均国产化率不到20%。全世界的汽车产能远远超过了需求,中国市场这一点轿车的需求国际市场完全可以提供,为什么还要制定一个产业政策,为什么要发展中国汽车的产业?因为我们坚信中国的汽车市场一定会成为世界三大汽车市场之一,就是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市场、以欧盟为中心的欧洲市场和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汽车市场。巨大的市场需求不可能靠进口来满足,所以培育和发展中国的汽车产业是必然的,谁也挡不住。制定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就是提出发展中国汽车工业的战略目标,规范中国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

  他回顾说:“记得在当年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中提出,在2010年形成三到四家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和三到四家大型摩托车企业集团,实现自主开发、自主生产、自主销售、自主发展,参与国际竞争。我想,这个目标目前看来也是完全正确的,实际上我们现在也有许多企业完全实现了四个自主。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战略目标一定能够实现,而且我们也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他在谈到确定引进外资战略时说:“我们慎重地提出了利用外资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模式,但为了不让失控,我们提出了限制条件:第一,中外合资企业的股比不低于50%;第二,提出同一个汽车企业在同一类汽车产品上在中国的合资企业不能超过两家。”他强调指出:“中国政府在所有文件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中外合资企业50对50的字眼,没有这种规定。”

  陈斌指出:“20多年来我们利用外资大大提高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水平,通过中外双方的共同努力,我国汽车产品的制造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汽车零部件制造能力大幅度提升,不仅大规模地参与国际竞争,而且为国内汽车生产企业自主开发奠定了基础。今天,我们许多企业都能够进行自主开发,这与当年合资企业为汽车零部件国产化所做的巨大努力是分不开的。”

  就当前自主创新的现状他指出:“汽车生产企业应肩负自主开发的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目前国内更多的地方和企业关心的是摆脱困境或者看到现实利益,在没有将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统筹兼顾在一起的时候,发展中国的汽车产业、增强汽车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实际上成为政府的一个口号。”

  陈斌提出:“自主开发的重要标志是企业拥有自主的产品商标。”他说:“拥有自己的产品商标就要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自己的知识产权要靠自主开发所获得。对于真正想把合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外双方来说,合资企业的自主开发不是行政干预的行为,而是一个市场竞争的必然。产品自主开发是企业行为,采取哪种方式开展自主开发,是企业根据自身能力和市场需要的选择,也是企业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权衡。”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