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全:田秀才“登科”中状元

〖2006-9-22 18:53: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小鸟
 


    金秋九月,清原满族自治县清原镇猴石沟村梨果飘香。记者前往采访一位用果树产业带动全村致富的农民党员———抚顺市果品发展状元张洪全。一进张家门,张洪全的母亲就告诉记者:“小全子上山了,明天吉林客户来拉货,他叫人上山打梨装箱去了。”村党支部书记范克志接过话头:“咱们不如上山去,看看他家的果园,也请你尝一尝咱们清原的红南果梨。”

  在崎岖的山道上,范克志向记者介绍说,张洪全这个小伙子为人憨厚,办事麻利,勤奋好学,遇事爱动脑,红南果梨这个品种,就是张洪全首先培育成功的,他还用红南果梨为全村闯出了一条致富路。

  1991年,张洪全从职专毕业回家跟随父母务农,开始打理果园,可那时园子里都是低效益的地产海棠等,每年依靠千儿八百的收入艰难地维持着。张洪全是个要强的年轻人,他把山梨幼苗从山上挖下来,在自家的果园搞起了新品种的嫁接试验,又到吉林等地购进优良的红南果梨枝条做接穗。经过三年多的潜心研究,他培育出的红南果梨一炮打响,得到了抚顺市农科院的重视,1997年经省农科协、沈阳农业大学专家鉴定,他培育的红南果梨为南果梨中的红色大果,芽变优良株系,有大面积推广的价值。

  说着便来到了山上,一片片的梨树枝头挂满了果子,红艳艳的,在阳光照耀下闪着亮光。范克志顺手摘了一个递给记者:“这就是红南果梨,这种梨不仅适合我们这个地区栽培,而且非常好吃,现在供不应求。”

  果园里乡亲们正在帮工,范克志打发人到山对面去叫张洪全。正在给张洪全帮工的邻居吴志成快言快语:“你别看洪全年纪小,但特能干,这100多亩梨树都是他家的,每年收入都有10多万元。”当记者问他多大,家里有没有果园时,他激动地说:“我比全哥小两岁,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家呆着,家里人都为我犯愁。是全哥帮了我,教我栽培技术,并帮我把家里2亩梨树嫁接成了红南果梨,还有3亩,苗都是全哥出钱帮我买的。如果没有全哥帮助,我还得住那破草房,也娶不上媳妇呀。他可是我的大恩人。”

  “小全这孩子心眼好使,去年村里的梨树得了一种叫梨树虱的病,这种病最难治,一旦治不好,全年的收成就打水漂了。他挨家挨户地去果园里讲防治知识,手把手地教大伙操作,全村的梨树保住了,大家还都学会了识别梨树病症和防治的方法。小全他懂得多,并且毫不保留地教给大伙。我所会的技术大都是小全教的。”村民郑方义插话道。

  范克志接过话茬:“在洪全的影响下,全村56户都发展了这个品种,栽植面积3000多亩,仅此,全村每年可增收300多万元。现在,猴石沟村是远近闻名的梨果生产专业村,全县有6个村在俺村的影响下发展成了生产专业村。红南果梨已成为清原发展特色产业的一张新名片,洪全也成了名副其实的‘果树大王’,2003年他还被市政府评为果品发展状元呢。”

  这时,张洪全匆匆忙忙地翻山过来,记者问他下一步的打算时,他嘿嘿一笑:“我正在给红南果梨注册商标呢,然后,想成立一个果业公司,统一组织生产,统一注册商标,统一标准包装,统一对外销售,让红南果梨早一点飞出家门,飞向全国。”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