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富农:驰名商标多涉农

〖2006-9-22 17:42: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小鸟
 


    昨(21)日,为期三天的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成都圆满落幕。会议提出,工商部门要以“打假、护农、增收”为目的,全面创新“七个机制”,以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为着力点,以倾力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上台阶。

  发挥职能服务“三农”成果显著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过去11个月了。这期间,国家工商总局采取了整合工商职能、创新工作机制的措施,部署全系统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照总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立足工商职能,把工作的重心放到增进农业效益、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发展上来。

  红盾护农:2005年-2006年8月,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清理整顿各类农资市场7.7万个次,检查各类农资企业118万个次,取缔无照农资经营户2.5万户,受理农资案件投诉3.4万件,查处农资违法案件7.61万件,捣毁农资制假售假窝点1300个,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7.64亿元。

  合同帮农:全国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共制定示范性订单700多个,涉农企业多达12.8万余户,其中涉及农户1057万户,而订单农业达2223万份,涉及金额高达1.92亿元。工商部门在查处涉农违法合同过程中共查获违法案件8339件,涉及金额3.3亿元,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5.23亿元。其中,四川省工商系统帮扶农民订单签约47539户,合同175379户,涉及金额18.4亿元,调解涉农合同纠纷1125件,涉及金额1200万元。

  商标富农:四川省农产品注册商标已达14094件,占全省注册商标总数的16%,其中涉农驰名商标13件,占全省全部驰名商标的48.2%;著名商标132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件,目前国家工商总局已受理我省注册申请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1件。

  创新机制助农将上新台阶

  对下一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如何发挥工商职能,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国家工商总局要求,各地工商机关要切实把握好五条原则,即做到“五个坚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坚持立足工商职能,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执法效能;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工作;坚持积极探索,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红盾护农、经纪活农、合同帮农、商标富农、权益保农、政策爱农和市场助农等“七个机制”,要把创新和完善工作机制,贯穿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始终。要定位在落实农民所想、所盼的监管服务上来;定位在尽力引导和满足农民致富这个强烈的愿望上来;定位在为农民排忧解难和营造良好市场秩序环境上来。要突出监管重点,找准工作难点,抓住促进农村增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主题,围绕爱农护农帮农行动,铲除坑农损农害农行为这个宗旨,把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各项工作融入到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记者 江玮)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