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摩托车行业从来都不是一个歌舞升平的地方,其发展近二十年,“竞争白热化”、“洗牌”、“寒潮”这类词语一直紧随其身。今天,当世界经济形势在未来的5~10年中重新塑造时,国际乃至国内行业竞争状况更是日逾加剧,在中国民族摩企们逐渐失去本土资源优势的情况下,行业黑马——劲隆摩托却连续三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们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这个在中国摩托车行业堪称创造“黑马奇迹”的民族品牌。一个企业会给一个用户带来什么?6年来,劲隆以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不断创新,让全中国的用户享受着属于为自己量身定做的产品。 一个企业会给一个行业带来什么?6年来,劲隆以跋涉者的姿态探索总结管理模式、企业理念,被行业所认同。它把企业看做一个社会,管理从人治到法治转化,再由法治向德治演变。 一个企业会给一个城市带来什么?6年来,劲隆苦苦探寻着把“世界摩托车之都”做大做强的梦想,让人们看到了中国造摩托车问鼎世界级名牌的希望。 “让劲隆造摩托成为重庆乃至中国的一面旗帜”,劲隆人上下怀揣着这一共同梦想,并献身于这个行业。 走进劲隆,对这个梦想的感受越发强烈。从中国新锐摩托车品牌,到打入欧美高端市场的“中国造”摩托车品牌,从“中国机械500强”到“出口10强”,从“国家级技术中心”到摩托车行业首家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的“企业实验室”……劲隆一路走来,一直为梦想打拼。如今,国际化、现代化的劲隆正开足马力驶向世界,驶向未来。它正和其它中国摩企一道共同领跑着“世界摩托车之都”,把新一轮的“中国造”旋风刮向世界。
“劲”意进取,“隆”谓双关2000年3月,“劲隆”汉字商标由重庆劲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并授权使用。劲隆之“劲”,为力与美的和谐统一,体现发展不止、进取向上的内在力量;劲隆之“隆”(即“龙”谐音),兼有“龙”作为中华民族精神象征 及“隆”字厚重、纵横、敦实的双重取义,对应着劲隆企业品牌自强不息、矢志走向世界的心志和愿景,彰显劲隆快速发展的辉煌成就,演绎出“功到自然成”的企业历程。
高端起步,快速发展在2000年充斥着"低价乱杀"的行业里,劲隆从混乱中规范,从竞争中获胜。"定位中高端,品牌化和规范化发展"的市场发展策略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劲隆发展六年,规范运营,从而逐渐建立了诚信。自2000~2006年间,它的成长率超过了100%。 “眼界开阔,胆略非凡”。这是行业对高速发展中的劲隆的评价。经六年发展后的劲隆企业总资产近5亿元,员工1600余人,现位于重庆市九龙坡九龙工业园,占地310亩,拥有国内一流的研发、制造、销售平台。公司借助精品工程实施、ERP信息化平台的搭建,使基础培育、管理提速及品牌整体形象和企业综合实力不断加强,摩托车年生产能力达90万辆,拥有覆盖全国各地的2000多个销售网点,4000多个特约维修站,产品远销亚洲、非洲、欧洲、美洲40多个国家地区,成为了全国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基地之一。劲隆作为全国摩托车行业首批通过国家生产准入审查的骨干企业之一,2004年入选中国机械工业500强;2005年出口名列行业第五名。
有功有果,厚积薄发“行业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所有生存下来的小鱼都成长为大鱼,劲隆是否依然能保持快鱼本色?开阔的眼界和非凡的胆略,让劲隆在竞争中始终保持快鱼的本色。追求无止境,功到自然成。有不断追求发展的“功”的累积,黑马劲隆才有了令行业惊诧的“果”。2003-2005年, “劲隆”牌摩托车市场占有率冲破市场低走的迷雾,逆市上扬,摩托车产量、销售收入和出口业绩均处行业排名前位:2003年摩托车销量与销售收入列全国摩托车国产品牌第十一位;2004年摩托车销量与销售收入列全国摩托车国产品牌第七位,出口金额列全国摩托车国产品牌第七位;2005年摩托车销量与销售收入列全国摩托车国产品牌第六位,出口金额列全国摩托车国产品牌第五位。
眼界开阔,与世界看齐劲隆6年的成长轨迹,创造了让业界震惊的速度,形成了劲隆品牌之于中国摩托品牌的意义。劲隆的眼界和胆略,值得行业深思。“在摩托车热动力产品方面做专做强,向全球持续提供多元化的热动力产品,充分体现品牌卓越,企业价值优势,使顾客、股东、员工协作一致,让社会满意。用3-5年的时间 ,成为全国性的顶级强势品牌,并成为国际摩托车产品在中国的重要采购基地。”劲隆前进的步伐沉稳且执着。深刻思考着中国经济及中国企业的战略发展问题的劲隆,以“站在月球看地球”的全球视野,纵览全球成功工业企业的成功之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找到了超越地域甚至国界的第三条“大我”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