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理念不断升级中山农民注商标创品牌
〖2006-8-22 14:26: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小鸟
“我两年前就注册了‘旺生’商标,我的目标就是创出自己的农业品牌。”日前,在民众镇采访,以“试管木瓜”种植名声鹊起的农民陈生伦得意地向记者展示了产品的商标图案。
敬“萝卜白菜,装筐就卖”,这种农产品经营方式在中山已渐渐改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商品意识、品牌意识越来越强,在种植、养殖、农产品经营中,注重利用知识产权保护自己的品牌,注重利用品牌开拓市场,改变“好酒不怕巷子深”的旧观念,从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变。据有关方面估算,中山市农产品(不包括加工农产品)商标注册量至少有40件,其中农民个人拥有的商标数量也不少。
广东神湾镇今年出现了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叫“肥婆菠萝”,商标拥有者是个体经营户邱永莲。邱永莲从摆路边摊起家,目前已发展成为当地数一数二的菠萝经销大户,主要做旅游团和大客户生意,每天销售的神湾菠萝达500多公斤。考虑到“神湾菠萝”是个集体商标,神湾每个生产、经营者都可使用这个品牌,加上常有外地菠萝以假充真,影响了“神湾菠萝”的声誉。前年,邱永莲决定用自己的外号“肥婆”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了“肥婆菠萝”商标。邱永莲说:“拥有自己的品牌,更有利于开拓市场。”
沙溪镇象角村农民阮敬德是有名的反季节通心菜种植大户,目前种植通心菜等蔬菜面积达2公顷,每亩年均纯收益6000多元,年总收入超过20万元。早在2004年8月,这位老农就以个人名义,委托中介公司向国家商标总局申请注册“沙溪象角水生”蔬菜商标。只有小学文化的德叔说:“注册商标,有了牌子,人家更加相信我的产品,销售也容易多了,方便供应港澳等地。”
近年来,中山市注重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生产无公害产品和绿色产品,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目前中山市已涌现出一大批农业品牌,如“东裕牌”脆肉鲩、“白石牌”肉猪、“潮兴牌”活鸡、“宝平牌”塘鱼、“杨氏牌”鲜果、“香山华丰牌”杨桃、“信邦牌”蔬菜等。一些昔日“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土特农产品,一经商标注册和包装,便成为抢手货。据了解,过去三年,全市已有22个产品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12个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38个农业产品获国家无公害产品认证。
“农产品没有品牌的话,其生产就不可能上规模,品牌能给消费者信心。”市农业局一位负责人说,“越来越多的农民注重商标、品牌效应,这是农民不断成熟的标志。”
这位负责人也指出,品牌意识增强是好事,但有了品牌,不一定等于有市场。只有向规模化、企业化方向发展,才能进一步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记者 赖有生)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