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品牌变成资产——从圣大保罗品牌再次易主说起

〖2006-8-16 10:31: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小鸟
 


  当一种品牌作为资产存在的时候,应使它的利益最大化,可以通过品牌授权和资产买卖来实现。

  近日一则“雷伊1.02亿卖圣大保罗股权”的新闻频频浮现在各个媒体上,根据广东雷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实,为解决公司资金紧张问题,雷伊以1.02亿元出售圣大保罗品牌系列公司34%的股权。此次出售股权雷伊公司将获得5600万元收益。股权转让完成后,雷伊、Menswear和SOMANCO将分别持有圣大保罗品牌系列公司36%、34%和30%的股权。

  早期圣大保罗在中国地区的品牌授权由英属协亚公司负责,该公司是香港规模最大的品牌授权代理商之一,也是一家全方位的品牌、商标及著作权管理公司,旗下有圣大保罗、百事等知名品牌的亚洲授权业务。圣大保罗品牌最初在80年代由香港进入大陆,最先在广东地区发展起来,进而逐步扩张到大陆其他地区,并在90年代中期成为高档服装时代的代名词。从90年代末至今,圣大保罗品牌被多次买卖,2006年该品牌又被雷伊公司出售。从当年万人景仰的国际品牌到现在的几易其主,本期《环球时尚财富》将从中国服装品牌资产市场入手,为您解开其中原委。

  超越自身——品牌授权的价值

  品牌作为一种超越产品之外的无形资产,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时候,当产品本身已经超越与产品本身使用价值之外,并且带来更多象征意义和享受的时候,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就具有无比崇高的地位。

  所以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的时候,经过产品品牌时代的时候,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存主要依赖于成本、价格、广告等等竞争优势来维持自己的存在,那么消费者对这个企业感受到的是良好的质量、品质的保证、款式的新颖等方面。使消费者对产品,甚至是对公司,甚至是对贴着这个产品的商标产生一个确切的认识,这种认识随着对企业加大对消费者的影响,使用价值的不断增加,到这个阶段,消费者就对这个品牌产生一个使用价值的认识,当想起运动就想起NIKE,当刷牙的时候就想起宝洁,或者当他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品牌在他心中作为一种选择购物或者消费的重要手段,到了这个时候企业就可以在市场中求得更高的生存机会,品牌就超越产品本身,企业进入到品牌时代。

  当这个品牌通过推广文化成为消费者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那么这个品牌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开始进入到品牌资产时代。这个时候他不仅仅依赖产品,还依赖于营销网络,依赖于品牌的特征和品牌的特性去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这个时候企业最值钱的资产不是拥有多少面积的厂房、专卖店、网络渠道,最重要的资产就是这个无形的资产——品牌。

  品牌说的直接点是一个商标,一个符号,是一个能拥有消费者无数想象力的形象,这个形象可以决定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可以决定消费者赋予这个品牌更多的精神。比如今可口可乐,我们对它的理解,已经超出饮料本身,这时候品牌作为一种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成为增值部分,它已经作为一种资产存在。所以可口可乐的老总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全世界的可口可乐工厂在一夜之间都化为灰烬,那么我相信第二天在全世界会有很多银行会排队要求给我贷款。他们看中的不是我的工厂,看中的是可口可乐价值400多亿元的商标。”所以说我相信任何品牌进入到这个时候,无形资产往往已经大于有形资产。

  国内企业品牌授权有助于增加利润

  我们再来说国内品牌无形资产的情况。通过圣大保罗以上的这个案例,我们就可以看到,在国外,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有无数个国外品牌正逐步地在进入中国,他们早期进入中国的方法无非就是授权,然后在中国或香港地区寻找合作伙伴,或者是一些加工基地,来完成品牌在中国的市场布局,通过这样完成销售,让中国消费者对这品牌产生认识,比如最早来中国的是皮尔卡丹,作为最早来中国的一个企业,即使到今天,皮尔卡丹在法国已经是商业化,不能成为一个奢侈品品牌。但即使到今天在中国广大消费群体心中也是具有崇高的品位的。再比如说法国的梦特娇、鳄鱼,在法国不像DIOR,CHANEL一样具有影响力,但是为什么这些品牌在中国却成为远高于LV、PRADA、CHANEL等品牌的知名度,在中国知道梦特娇的远远比知道以上那些品牌的人多的多。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来中国的时间很长,这些品牌在中国的授权使大量的产品获得中国市场,这几年发展过程中,他们在本国没赚到什么钱,但是我相信他们在中国赚到了大量的钱。

  仅仅通过商标授权也能获得巨额的利益回报。例如鳄鱼,作为早年法国知名运动品牌,在上世纪60、70年代确实具有影响力,但是进入到90年代以后,这个巨大的影响力正在逐渐的衰落。但是在中国,通过大量的仿冒,把鳄鱼推倒了无比崇高的地位。作为一个在法国价位中等,面向普通消费群体的品牌,为什么在中国会处于无与伦比的地位,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还有我们看到的在市场中还有很多品牌,比如啄木鸟、金狐狸。金狐狸是韩国人在英国注册的一个品牌,在韩国这个品牌也不是高档高尔夫球系列,但是在中国因为来的比较早,也是最早在市场中推广高尔夫系列的,中国人对高尔夫的理解是有钱人生活的超值享受。金狐狸没有用广告,只通过宣传概念方式推广的非常有利。今天我们在大街小巷看政府的官员,还有一些收入中高级的人,每人都以穿一件绣有金狐狸黄色标的衣服为荣,甚至以穿一件梦特娇的娇衫觉得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穿一件皮尔卡丹的西装觉得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一个品牌想在中国落地生根,想在中国做好,它不一定在国外是知名品牌,但是只要在中国经营得体,你就可以打开中国市场,获得老百姓的好评。但是再这个前提下,我们也可以发现另外一个问题,即中国市场是一个对品牌非常宽容,甚至说对品牌很无知的市场。可能我们很多人并不认识哪些品牌在国外是真正的知名品牌,但我们却因为上面贴着来自法国等原因,我们就接受这个国家来的无论高档的、是否有名气的品牌,并且把这个品牌加入成为我们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这个品牌市场经过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直到90年代末2000年初,国外大量进入中国的品牌提供了获得了生存机会,并且这些品牌在中国通过授权赢得大量的利益,获得快速成长。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