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副产品商标注册何以遭遇“低迷期”
〖2006-8-9 11:22: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小鸟
近日,宜兴工商局商标注册科传出消息:今年以来,宜兴市农副产品新商标注册23件,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而去年宜兴市农副产品注册商标数为40多件,与当年全市近900件的商标注册量相比,也不足年注册总量的5%。工作人员说,这表明宜兴市农副产品商标注册正遭遇“低迷期”。那“低迷期”是如何出现的呢?这一现象又向人们传递了哪些信息呢?
宜兴市是太湖沿岸农副产品主要生产区之一,部分农副产品在周边地区有一定的知名度。早在上世纪 90年代初,就有农副产品开始注册商标,且商标注册量逐年攀升,2002年至2004年,年平均商标注册量近 70件。但去年以来,农副产品商标注册逐渐趋冷,年注册量明显下降,且去年的农副产品注册商标中70%为单一的茶叶类产品。
对于宜兴市农副产品商标注册“低迷”的原因,业内人士有不同的看法。商标注册专业人士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农户商标意识淡薄所造成。这些农户满足于自产自销,缺乏创品牌的意识,认为只要产品有销路、能赚钱就可以了,注册不注册商标无所谓。另一方面是一些农副业行业协会没能充分发挥好应有的引导、整合作用,这些协会照理可以以行业的名义争取集体商标注册,从而使一些确实没有条件申报商标的中、小农户从集体商标使用中获益,但目前相关行业协会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够。宜兴市农业资源开发方面的一位专家则认为,宜兴市农副产品商标注册进入“低迷期”,可看作是农副产品商标发展自我调整的信号,所以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他解释说,依现在宜兴市农副产品商标拥有的情况看,目前宜兴市农副产品商标已涉足了农副产品的各个领域,品种较齐全,无论是量还是面,都达到了相当程度,宜兴市农副产品现在并不缺商标,我们真正缺的是“品牌”,所以农副产品市场放慢其商标注册的步伐,而在培育优质品牌上做文章,这就是一种自我调整的过程。
据了解,对于宜兴市农副产品商标注册遭遇的“低迷期”,相关管理部门表现得较为冷静。宜兴工商局商标注册科负责人表示,无论市场如何变化,管理部门最终要做的还是为农副产品商标注册创造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只要农户有需要,我们就会积极做好引导、保障工作。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