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日下午,中部崛起品牌行在安徽合肥举行“中华老字号专题讨论会”。泾县宣纸集团、黄山市屯溪胡开文墨厂等省内的16家百年老店掌门人共聚一堂,就各自的发展历程和老字号的未来发展发表见解。商务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黄海,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副司长郝茂荣,省政府副秘书长韩军、省商务厅副厅长张光建等出席了讨论会。
老牌子焕发新活力
参加讨论会的企业每家都有着响当当的“老牌子”。红星牌宣纸、胡开文墨水、同庆楼饭店、六安瓜片、猴坑茶叶、口子酒、芜湖铁画、耿福兴酒楼、聚红盛大酒店、余良卿药业、寿春堂药房、亨得利钟表等等,都为社会所耳熟能详。
目前经营这些老字号的“掌门人”除了部分是传代下来的外,多是改制后老字号商标的持有人。据介绍,为了让老字号得以传承发扬兴旺发达,不少老字号店都在本世纪初实现了改制。胡开文墨厂2001年改制,在现任厂长汪培坤的经营下,拓展思路提高品位,目前一投资约4000万的胡开文旅游广场基本完成。2004年梦都集团购得“同庆楼”商标权,组建安徽同庆楼餐饮集团,公司2005年以骄人的业绩首次荣登商务部排名的“全国餐饮百强”,位列84位等等,老牌子正不断焕发新活力。
要打造成城市名片
同庆楼餐饮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基水发言说,基于几代人近百年的努力,靠着质量、诚信和给客户物有所值的感觉,一些企业才树立起“老字号”品牌,从而在社会上广受赞誉。这一个个老字号就是城市的一张张名片,如到北京想到全聚德,到天津想到狗不理,到杭州想到楼外楼。老字号是城市历史文化的一个象征,很难想象老字号在城市消失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芜湖市耿福兴酒楼总经理高述红对此也深有同感,她介绍说,耿福兴在芜湖就已打造出这样一张名片,以江南小吃著名的耿福兴酒楼小笼包做的是远近闻名,许多到芜湖的客人都想着去耿福兴吃吃小笼汤包,把这就当成芜湖的一大特色。
肩扛“接力”社会责任
会上有企业代表提出了“老字号接力”的话题。“老字号品牌是几代人近百年的努力才形成的,而现在传承到我们这里,我们就是接力人,不知道在我们的手里还能否更好地生存下去。有代表则认为老字号是社会的,是民族大众的,它的接力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在做好老字号的接力上,与会代表纷纷体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同庆楼沈基水更是激情澎湃地说,同庆楼要走向世界,做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同庆楼”,成为老字号品牌、民族骄傲。
希望更多社会支持
关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会代表意见主要集中在假冒品牌、保护老艺人继承老技术、网点维护等等。
黄山市猴坑茶叶公司董事长方继凡发言说,该公司“太平猴魁”品牌受到许多茶商冒用。茶店里100多也能买到一斤太平猴魁,而实际上正宗的猴坑茶叶需要2300多元一斤,外表相比也是明显不一样的,希望正宗品牌不为冒用。耿福兴高述红则提出了保护老艺人,继承老技术。她希望政府多关注这些老艺人,重视对一些老技术的继承和保护。还有一些代表提出政府应在城市规划上对老字号企业进行照顾,过去的时候许多老字号被拆迁,希望现在的网点能够受到更好的保护。
“掌门人要多努力”
据了解,参加讨论会的企业中有11家“老店”被安徽省商务厅向商务部推荐参加“中华老字号”的评选。
会上,商务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黄海指出,我国老字号店有的影响力大、效益好,而有些虽然历史久,但规模小效益也不是很好,发展不快。老字号品牌店要加速与现代科技融合,创新营销方式。本次评选“中华老字号”,不是说就是给企业发发牌子,其目的在于鼓励老字号继续发展,不断壮大新的内容。经过一代代人努力,老字号发展到现在,“掌门人”要多努力。(夏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