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企业的待解困局

〖2006-7-23 8:40: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小鸟
 


    张留根在柜台里卖醋,吴宝平在柜台里卖烟,车京生在厨房里包饺子。每每走进老字号企业,看到这些身为经理的人忙碌在生产第一线,总有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 

    张留根是宁化府醋业有限公司经理,吴宝平是一间楼烟酒店经理,车京生是认一力饭庄书记。 

    从1993年至今,一些手握当时国内贸易部颁发“中华老字号”的企业经历了市场经济的洗礼,有些走向成熟,有些在困境中挣扎,有些已被湮灭。 

    体制之困 

    山西申报中华老字号的企业有50家,这些申报企业主要分布在太原、长治、运城、阳泉和晋中。50家企业中生产企业13家,主要以生产糕点、调味醋、熟肉制品、白酒为主。商贸流通企业8家,以钟表、眼镜、家电、茶叶、服装等为主。服务类企业8家,以饭店、美容美发、照相等为主。 

    在所有申报企业中,有确切创立年份的老字号企业占到绝大多数,这些企业中年代最久远的是益源庆醋业,创立时间为1377年。大多数企业在上世纪初期创立。 

    按照专家的意见,省商务厅目前已从50家申报企业中选出20家老字号企业准备向商务部申报。7月11日,这20家企业名单向社会公示。 

    申报的50家企业全部为国有企业,目前已彻底完成改制的企业很少。据记者了解,太原申报的29家企业大多数1997年进行过股份合作制改制,但改制并不彻底。像太原双合成、太原古灯调味品公司和太原亨得利眼镜钟表公司等,都只进行了股份合作制,并没有进行职工身份置换等。 

    太原古灯调味品公司董事长魏春园告诉记者,古灯要彻底完成职工身份置换,大约需要800多万元的资金。这对于一个微利的调味品生产企业来说,是非常困难的。 

    太原亨得利眼镜钟表公司陈爱生经理讲了一件受体制困扰的难事。由于职工平均持股,企业但凡有较大的投资项目,必须开股东会,而参与决策的股东是公司全体职工,有200多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最后是谁也有表决权谁也做不了主。这样的体制并不符合市场经济快速抢商机的要求。 

    平遥冠云牛肉也是一家老字号企业,经过改制,企业已完全成为民营企业。公司销售经理赵奕良说,2000年改制后,由于体制较为灵活,企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05年销售收入达到1.2亿元,为历史最高。 

    而太原六味斋总经理助理贾晓彬并不认同改为民营企业就能促进老字号发展的论调。他说,山西肉制品行业竞争也比较激烈,但六味斋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同行业的领跑者,因此在资金的扶持方面、企业的再发展方面都不存在困难。目前,六味斋需要的是一个规范的市场环境,不能让一些质量低劣的个体摊贩影响整个行业的销售。 

    同样是一家老字号企业,太原美容厅则利用国有的体制在挽留人才。书记帅成碧告诉记者,由于美容行业大多数都是临时工,人员变换比较快,不利于公司发展。而美容厅作为一家国有企业,能给职工提供诸如养老保险等生活保障,转为正式职工就成为一些临时工努力工作的动力。 

    资金之困 

    与国内一些城市的老字号企业相比,山西省的老字号不论是规模还是效益,都有一定的差距。太原双合成董事长赵光晋说,上海的杏花楼仅月饼一项,年销售收入就达到2亿元。 

    像饺子,全国老字号企业目前只有两家,一家是沈阳的老边饺子,一家就是太原的认一力饺子。老边饺子馆始建于1829年,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已由过去的一店一铺发展了包括北京、广州、甘肃、内蒙古、山东等省市在内的80余家特许连锁店和沈阳市的6家直营店。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也进行了连锁合作。如今沈阳老边饺子已将连锁店开到太原,而认一力饺子尚未走出太原。书 

    记车京生说认一力目前也想将蛋糕做大,但企业没有资金。尽管认一力是个老字号,但只是个无形资产,究竟值多少钱也没有评估过。 

    乾和祥经理续泽惠说,乾和祥曾经也想在省城进行连锁经营,并制定了诸如门店统一、进货统一、价格统一等“八统一”标准。但苦于缺少资金,连锁店一直没能搞起来。 

    亨得利没有外债,但同样面临着资金的难题。陈爱生说,从四大国有银行贷款不可能,因为亨得利刚刚剥离了工行的几百万元贷款。与一些股份制银行接触,尽管有贷款的希望,但要多掏30%的利息,同时还有好多限制条件。做进口表生意,国外企业要求现款现货,现在资金只能靠职工集资。 

    稻香村经理关玉莲告诉记者,由于没有资金,连设备也无法更新,一直用的是土烤炉。现在企业欠着职工的工资、养老保险、公积金,就连商场也抵押给银行了,还欠银行500万元的贷款。 

    资金困难也是魏春园反复提及的事。企业每年都要派人参加糖酒会,但由于缺少资金无法设立展柜,每次只能去拜会一下全国20多个省的经销商,了解一下当前的市场动态。 

    字号之困 

    关玉莲原以为政府又将对老字号企业进行扶持了,当了解到只是重新认证老字号企业时,她有些失望。她拿出当时国内贸易部颁发的中华老字号证书让记者看。然而稻香村并不在此次省商务厅向商务部申报之列,而且当年的老字号企业稻香村是此次申报的50家企业中唯一停产的企业,且已停产多年。 

    关玉莲对于老字号可能丢的心态非常复杂,尽管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想恢复生产谈何容易? 

    与稻香村有着相似命运的,还有鼎章照相馆。它创建于1947年,因为房产纠纷现已停业。 

    有些老字号尽管没有停业,但据记者调查了解,这些企业已完全改变了原有的经营,而是过着靠租金度日的生活。像太原华泰厚服装店、太原普德商贸、太原大中市商场和太原百货公司人民鞋店。这几家老字号企业分别持有华泰厚、泰山庙、大中市和亨升久等老字号。 

    山西广誉远此次被省商务厅确定为20家申报企业,但其目前实际股东已改为西安东盛药业。 

    据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纂的《山西通志》记载,大宁堂药铺建于明末清初,明朝末年因傅山先生坐诊而闻名于世,并在清代与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并称全国的“四大名堂”。但现在,因商标纠纷,太原大宁堂药业有限公司和山西省药材公司对簿公堂,为能拥有大宁堂而争论不休。此次大宁堂并没有申报中华老字号。 

    还有一些老字号企业,像汾酒,此次也没有申报中华老字号企业。省商务厅商务改革处焦副处长解释说,因为申报是按地市为单位进行的,有些省属企业因为地域关系并没有申报。 

    产权之困 

    在对太原申报中华老字号的企业进行采访时,有多家老字号企业的经营场所的产权都归太原房地局所有。尽管支付房租并不贵,但对人员包袱较为沉重的老字号企业来说,无疑加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更为关键的是,因为产权不归企业所有,在融资方面企业普遍遇到了难题。 

    车京生说老字号企业的产权原本就是自己的,后来公私合营后归了国家。现在企业本身并没有多少资金,想发展就必须融资,但银行一听说是国有企业,连产权都没有,贷款根本不予以考虑。续泽惠认为将产权交还企业有利于企业降低经营成本,轻装上阵。 

    魏春园对古灯的未来发展有一个计划,他想用公司处在繁华路段的优势进行商业开发,获得资金后将公司搬迁到太原经济开发区。魏春园说这样做有一个好处,除了改善生产环境外,还能对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扩大产量。 

    即使是已停产的稻香村,也因为商场归自己所有,目前还可以通过房屋租赁来获利,弥补企业的支出。但太原市相当一部分老字号企业并没有这样幸运。 

    为了解决产权问题,太原市政府2003年12月曾出台过一份会议纪要,要求房地局将房屋产权无偿划归使用企业所有,但直到现在,这份会议纪要并没有实施,产权问题也一直没有解决。(记者 天马)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