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国际市场当心知识产权摩擦

〖2006-7-20 9:17: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小鸟
 


    深企在进军世界的过程中常遭受到市场之外的掣肘

  闯国际市场当心知识产权摩擦
 
    深圳出口总额连续十几年居中国内地城市首位,出口产品也正从“深圳制造”向“深圳创造”迅速转型。打出自己的品牌,创造自己的知识产权,这是人们为深圳实现出口可持续快速增长提供的一致性建议。

  而一些世界企业巨头早就关注到我们对知识产权寄予着厚望,正越来越频繁地动用知识产权大棒,想借此建立一种新的竞争模式,掌控国际市场的制高点。一些深圳企业就挨过这样的闷棍。

  在国际竞争中选择最优方案,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化解知识产权纠纷,其价值远甚于一两次交易的成功。

  现象
 
    涉外知识产权摩擦频频发生

  提起涉外知识产权纠纷,业内人士可能马上会联想到中国DVD产业遭遇的厄运。

  2002年初,我国出口到欧盟的一万多台DVD机在欧盟海关被扣,自那时起,专利权纠葛开始困扰我国DVD生产企业。

  实际上,遭到专利侵权指责的又何止DVD企业,通讯、IT、制药、汽车、打火机,也是外国知识产权大棒频起频落之处。

  深圳企业,作为中国出口主力,自然也成了外国知识产权大棒重点“关注”所在。今年5月份,深圳国际商会就处理过一宗发生在深圳企业身上的千万元蓝牙耳机被扣的涉外知识产权案。更有名的案例从三年前就开始陆续发生了。

  2003年1月22日,在美国德州马歇尔的联邦地区法院,全球最大的网络设备制造商思科系统公司和思科技术公司向我国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在美国的两家子公司提起诉讼。这场历时一年半、被喻为“中美IT知识产权第一大案”的诉讼最终以和局告终。

  2003年7月,索尼向日本东京地方裁判所提交起诉书,起诉比亚迪侵犯其两项日本锂离子充电电池专利,分别为电池结构和材料厚度的专利。去年1月,日本特许厅作出裁定,宣告索尼电池结构专利无效;3月,索尼重新向日本知识产权高等裁判所上诉,但日本知识产权高等裁判所的裁决仍维持原判。索尼还可上诉日本最高法院,但从以往来看,日本最高法院受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2005年1月20日,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以侵犯知识产权为由将深圳东进公司诉至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索赔额高达796万美元。目前该案还没有最终定论。

  据介绍,近年来,深圳市企业的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有上升势头。2004年、2005年,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的涉外专利纠纷案件都有40多宗,今年1-5月,立案23宗,比去年同期有明显上升。而这些案件中,被告多为深圳企业。再加上在外国起诉未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可以认定,深圳企业正面临涉外知识产权摩擦高发期。

  个案

  “救”出百万欧元蓝牙耳机

  今年5月,深圳一家电子通讯器材生产厂家向乌克兰出口一批总价值达100万欧元的蓝牙耳机,途经荷兰阿姆斯特丹港中转。其间,欧盟成员国意大利的一家电子设备公司(以下简称意大利公司)怀疑该批产品侵犯了他们生产的MP3产品相关专利,以深圳公司出口的该批产品侵犯了他们的相关知识产权为由向荷兰海关提出申请,要求荷兰海关对深圳公司的该批蓝牙耳机予以查扣。荷兰海关据此认定深圳公司的该批货物违反了“欧洲专利法”,作出暂予扣留的决定,并向深圳公司送达决定,通知其限期进行答辩。

  这家深圳公司是深圳国际商会会员企业,接到查扣通知后立即向国际商会法律部报案,法律部在听取深圳公司的有关陈述后,马上意识到此案的重要性和复杂性。首先,该案涉及的标的额巨大,这批蓝牙耳机总价值达到100万欧元,对于一家中国生产企业来讲,有可能关系到该企业的生死存亡。其次,该案所涉及的范围相当之广,该案牵涉到中国、乌克兰、荷兰、意大利四个国家,如果处理不好,影响的可能不仅仅是一单出口业务那么简单,可能会影响到整个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形象。再次,该案涉及目前国际上的热点问题—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法律部工作人员立即组织专门团队针对有关问题展开工作。

  商会法律部立即将荷兰海关的查扣事件通知乌克兰有关方面,以最大的限度取得乌克兰买家的谅解,并宽限交货期。他们还代表深圳公司与荷兰海关交涉,进一步了解荷兰海关有关货物查扣的理由以及需要我方提交哪些申辩材料。并及时与我国驻荷兰大使馆相关部门取得联系,请求他们给予相关程序方面的帮助。然后委托在欧洲的合作伙伴,代表我方向意大利公司提出交涉,并尽可能搜集有关该公司及其生产的MP3产品相关专利的资料。

  经仔细调查,缜密论证,法律部一致认为,深圳公司对出口这批蓝牙耳机拥有无可争辩的独立知识产权,意大利公司所诉称的侵权事实根本不存在。据此,法律部代表深圳公司将不承认侵犯意大利公司专利权的申辩书连同有关证据材料一并提交给荷兰海关,并提出要求荷兰方面在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尽快撤销查扣令,予以放行的主张。

  一个多星期焦急的等待后,深圳国际商会收到了荷兰海关送达的放行通知书,一场国际知识产权纠纷终于有惊无险的化解了。

  深圳国际商会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一旦遇到有关知识产权的纠纷,我们有些企业往往一味采取回避态度,这会导致有关国际机构作出缺席裁判,其后果不但是对相关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有的甚至会招致整个行业的池鱼之灾。最好的做法是保持沉着、冷静,做好准备、积极应对。本案就是一个例证。

  提醒

  每一棒都可能是致命的一击

  “知识产权大棒劈面而来,每一棒都可能是致命一击。”一位专家这样来比喻知识产权指控的危险。

  曾经以一日千里之速发展的中国DVD产业,挨过外国企业巨头的专利权棒子后,如今已是今非昔比,处境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而中国知名商标被外国企业抢注的事例也屡见不鲜。据调查,我国50个最著名的品牌商标在调查的5个国家(地区)注册情况中,未注册的比率高达53.2%。约有10%的品牌是以非中国企业所有人的名义在这些国家(地区)进行了注册。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的结果是,种种涉外知识产权纠纷骤发,近几年来,最突出的就是商标被抢注问题。据统计,有超过80个我国的企业商标在印尼被抢注,有近100个商标在日本被抢注,有近200个商标在澳大利亚被抢注。其中包括“英雄”金笔和深圳“康佳”彩电等著名品牌。其损失不只是多少亿人民币的问题,更严重的是,从此,不解决商标事宜,中国正牌商品就被逐出了这些国家。

  支招

  尽量不用法律诉讼

  深圳调解中心、深圳贸促会是为深圳市进出口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保驾护航的一个公益性平台,能够为我市进出口企业提供相关的涉外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服务。昨天(19),该会有关专家就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策略发表了自己的建议。

  一、事前预防措施:

  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这需要企业事先了解相关国家或地区知识产权的保护法律法规,根据掌握的相关资料、针对不同的出口目标范围,制定不同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二、事后解决方案:

    1、和解

  一旦发生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最佳的解决方案非和解莫属。

  2、第三方调解

  第三方调解,因其省钱省事、能较好地维护双方利益的特点,成为近年来备受企业青睐的一种涉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途径。

  3、仲裁

  仲裁具有简便、高效、专业、权威的优点,并且其出具的仲裁裁决书具有法律认可的强制执行力,可以较好保证裁决结果的实现。

  4、诉讼

  相对于以上几种解决方案来说,采取法律诉讼的方式,应该是一种不得已的举动。

  注意策略讲究技巧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专利代理人、深圳市专家工作联合会专家张全文说,据他了解,在美国打一场大型知识产权官司,中国企业前后需要支付的费用高达500万美元,一般的中小企业根本就打不起。

  “注意一些策略和技巧,企业可以用最小代价化解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张全文建议,深圳的大型高科技企业可以学习华为,集中知识产权精英人才,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在全球进行合理布局;在进攻有关国际市场前,就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作好调查,据此制定最优方案。出现纠纷时,要善于应对,如采取收购目标小企业,寻找对手侵犯我们专利、商标或版权的证据,掌握几张可促成和解的“王牌”;聘请诉讼地的专业律师,为节省律师费,可同时聘请国内专利代理人、律师配合其工作。

  商标国外遭抢注咋办

  由于深圳企业遇到商标抢注案的情况,一般抢注方为深圳企业的代理商,或熟知我们企业本身的品牌潜力及价值的人,因此,深圳市精英商标事务所的专家建议采取如下步骤进行应对。

  1、先咨询专业的知识产权机构,让专业律师在了解案情的情况下根据被抢注商标的法律状态及相应国家的法律规定,作出处理方案。

  2、分析并评估法律的风险后,与抢注人进行沟通,表明知晓并指责他们的行为。

  3、在确认没有必要惊动抢注人,或与抢注人沟通没有效果后,根据抢注商标的法律状态,确定提出相应的异议或争议的法律行动。

  4、在必要时,通过第三方提出购买该商标。

  2006年4月17日,由深圳市工艺礼品行业协会牵头,深圳几家工艺礼品行业的骨干企业筹款,委托专业维权机构,成立了国内首家行业协会知识产权维权委员会。(记者 谭建伟)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