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知识产权战趋势:打大企业侵权 扶小企业创新
〖2006-7-13 16:57: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小鸟
侵权削弱自主创新能力
上周由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和美国全国商会联合举办的“保护知识产权与鼓励自主创新研讨会”是美国政府资助的相关主题系列活动的一个,却有充分的代表性。一方面,美方代表着重强调不遗余力对涉及专利、商标、著作权以及高科技产业如互联网侵权行为的打击。另一方面,他们请来熟悉双方法律体系的各类专业人士向与会企业介绍知识产权保护的各类普及性以及专业性知识。
薄迈伦回避了《民营经济报》记者关于美国商会向国会提交关于动议WTO打击我国侵权行为议案的提问,只谈通过近期一系列活动提高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水平。
薄迈伦表示,各类侵权行为最大的受害者实际上是中国企业本身。他认为,侵权使企业逐渐丧失自主创新的动力和能力,通过侵权来追逐利润不是长久之计,这一点日本就是最好的例子。他认为,早期的日本就是通过侵权来获取市场和利润的,当他们发现因为侵权导致自主创新能力下降的时候,就开始反省自身的行为,终于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全面启动知识产权立国策略,最终实现了80年代的经济奇迹。他表示,相信中国企业也一定能够觉悟到这一点。他还强调说,尤其是广大的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已经开始觉悟
与薄迈伦的判断相吻合的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大量的中小企业已经开始觉悟到,自主创新是打赢中美知识产权战的唯一出路。与此同时,许多企业也意识到熟悉双方在此问题上的游戏规则以及国际贸易平台上对待此类问题的做法,对自己立于不败相当有利。
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局长李中铎在研讨会上表示,举办这样的论坛对于增进双方在知识产权领域的沟通和了解,尤其是提高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和运用水平、促进美国商界人士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了解起到了积极作用。
部分中小企业在此问题上已经开始有了相当客观的认识。有企业负责人用开玩笑的口吻说,人家不打你并不是因为你没错,而是因为你不值得人家打。实际上,这种说法非常客观地表达了广大中小企业的处境。一方面,打击成本相当高,打赢了也得不偿失;另一方面,如果严格按照美国的标准来执行,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是无力承担高额赔偿的。而大企业则不然,从市场和赔偿两方面分析,都值得打。
法律磨合尚待时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滕飞认为,尤其对完全本土化的中小企业而言,双方在法律体系上巨大的差异也要求双方在此问题上采取“冤家益解不益结”的策略。
滕飞分析指出,中美各自知识产权法律机制的差距也是产生知识产权问题的原因之一。
从市场经济学的角度看,倚仗知识产权的独占性实施垄断高价等知识产权滥用行为,将造成市场价格扭曲,使市场供求关系失衡,为盗版等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提供利益空间。
对此,美国等发达国家政府在本国内不断完善反垄断措施,将知识产权制度与市场经济秩序、贸易综合考虑,合理干预市场,促使市场自行抑制知识产权侵权现象。而中国规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法律机制长期缺位,某些跨国公司持续的垄断高价造成市场供求关系扭曲的现象长期得不到抑制,是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次研讨会也表明,美国各级官员也在许多正式场合强调中美知识产权合作、“共存共荣”的重要,中方也以高度合作的实际行动积极呼应,中美知识产权联合保护机制正在逐步完善。
科技合作反哺知识产权保护
滕飞指出,知识产权保护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良好的经济基础对知识产权保护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解决中美知识产权问题需要有全面发展的中美经贸关系基础,更需要两国国内经济和谐、健康的同步发展。双方应该努力寻求照顾中美双方利益的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平衡点,拓宽中美知识产权保护合作面。在推动中美政府、企业、社会多维深度互动的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良性运作的同时,倡导知识产权保护的交互和双向机制。加强在华市场上保护美国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同时,努力寻求美方的配合,完善中国在美市场的知识产权维权机制。
同时,要加强中美两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支持上的合作研究,准确分析、客观判断两国市场上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避免臆断和知识产权保护政治化。
滕飞特别强调,中美在知识产权方面加强合作的同时,应加深两国在科技领域的合作交流,总体带动两国经贸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反哺知识产权保护。
观点双方平等沟通比施压更重要
就在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做客微软时,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北京举办新闻发布会,重申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立场和工作成果。两个时间,两个地点,传达出同样的信息,即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诚意和决心。
联想、方正、同方、TCL4家企业先后与微软签订协议,表示将在电脑里预装正版操作系统。在中国蛰伏了15年的微软,成为不折不扣的获益者。微软大中华区总裁陈永正称,“现在是微软在中国最好的时候”。
“合则两利”,与以前的打压和起诉相比,微软在此次授权中放低姿态,给予中国厂商以优惠的价格,实现双方共同受益。中国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进步,盖茨亦表示受到鼓舞。
商务部部长薄熙来表示,中国保护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国策。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是做给国外看,更重要的是建设创新型社会的需要,是中国的“内需”。因此,中国推进政府软件正版化、企业软件正版化,打击盗版光碟及生产线、查处侵权,打击假冒等活动。
然而,一直以来外界对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努力,缺乏全面仔细的了解和平等有效的沟通。例如美国商业软件协会认为中国市场上盗版软件的数量占到90%以上,这一说法已经受到知识产权局的驳斥。
发达国家利用知识产权获得的巨大利益也未受到重视。例如在移动通信领域,第一代和第二代移动通信时期,中国大量购买国外设备,支付巨额专利费;中国去年产量3亿多部手机,每部手机芯片中国都向国外厂商提供数量不等的专利费;3G时代,国外厂商的再度“狮子大开口”已经让信息产业部感到要价太高。
知识产权是随着市场经济而发展起来的。与发达的市场经济相比,中国保护知识产权起步晚,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一些媒体认为,中国在短短一二十年间所做出的努力值得肯定。
与挥舞知识产权“大棒”相比,双方坐下来坦诚沟通,互相体谅,保护知识产权,但不滥用知识产权,都是更有效的解决之道。此次有关微软盗版问题的突破,即是新思路和新变化。打击盗版、启用正版成为保护知识产权的突破口,是一个新的开始,更是创新中国的必经之路。(记者 邱登科)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