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芯一号”造假骗局与“大跃进”的教训
〖2006-7-12 10:08: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小鸟
5月12日,给整个中国高科技业界巨大冲击的一大丑闻终于划上了句号。这一天,中国的名牌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公布了对“汉芯一号”事件的调查结果,证实该校原教授陈进设计的中国首片自主开发的DSP芯片“汉芯一号”实际上是夸大功能的“伪造品”。
仿冒手法之粗劣令人难以置信
这一新闻在日本也有部分媒体作了报道,想必有的读者已有所了解。
整个事件的大致情况如下。2003年2月26日,陈进在上海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汉芯一号”研制成功。当时的说明为,汉芯一号是以0.18微米(微表示100万分之1)精细加工技术制造的最尖端DSP芯片,中国拥有其所有知识产权,其性能不次于海外著名DSP厂商的同类产品。
中国科学技术部的官员、半导体专家以及上海市政府的高官等列席了记者招待会,显示陈进得到了政府的强力支持。会上还向记者团展示了嵌装在透明丙烯板中的汉芯一号半导体内核样品,并用试制品实际演示了数字音乐播放等功能。陈进自豪地说“汉芯一号已经获得超过100万片的订货。这将打破海外厂商垄断中国市场的坚冰”。
然而今年1月份,以一篇网络帖子为开端,使汉芯一号的造假嫌疑迅速浮出水面。一名自称陈进原部下的匿名举报人揭露,在3年前的记者招待会上使用的芯片其实是美国飞思卡尔半导体(FreescaleSemiconductor,当时为美国摩托罗拉的半导体部门)制造的DSP。陈进雇用数名临时工,用砂纸打磨掉芯片表面的“摩托罗拉”字样,在上面印上“汉芯”后便拿到了记者招待会上。
由于汉芯一号的发布,陈进一跃成为风云人物,并被提拔为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他又接连向中国科学技术部及上海市政府等部门申请新开发项目,并获得了巨额资助。资助总额超过了1亿1000万元。
然而汉芯一号的真身,只不过是刮掉其他公司制造的芯片商标后改头换面、仿冒手法简单粗劣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伪造货。尽管如此,中国科学技术部及上海交通大学的专家们却都对陈进自编自演的闹剧信以为真。
领导的视察代替了应有的审查
本来只需用测试设备实际测试一下芯片,谎言马上就会被揭穿。这种拙劣的骗小孩子的把戏,为什么3年都没有暴露呢?
关于这一问题,日本神户大学法学部的季卫东教授在中国的经济类杂志《财经》5月29日号上发表了一篇意味深长的评论。
该文章并未将汉芯一号事件的原因仅仅归结于陈进个人的欺骗行为。季教授指出,非科学的决策方式以及形同虚设的审查制度等,中国的国家“制度”正在成为腐败的温床。
“中国现在的情形是:‘只要领导和专家光临现场,项目就成功了’。之后,就基本上可以免去论证和审议等程序,即使没有产品、没有销售额,即使上亿元的科研经费被大笔挥霍和转移,也往往无人追问”。
一个项目得到了政府领导及知名专家打的保票,周围的人就无法自由发表意见了,这种情况在任何国家都有。但季教授认为,由于中国缺乏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论证及客观审查的制度,所以汉芯一号这样的丑闻才不会绝迹。
此外,这篇论文中还有1处表述引起了记者的巨大兴趣。
那就是“从1958年‘大跃进’,到1977年‘洋跃进’,再到伪造自主创新DSP芯片的陈进……”这一段。将大跃进和洋跃进的“进”与陈进名字中的“进”联系在一起,极尽挖苦之意。
“大跃进”是当时的国家主席毛泽东发动的冒进运动,当时喊出了‘15年以内钢铁产量赶超英国’等口号。然而全民动员大炼钢铁的后果是,粮食生产锐减,据说甚至导致数千万人饿死,最后大跃进运动以惨败告终,这在日本也是家喻户晓的。
而“洋跃进”则是由文革末期毛泽东去世后被指定为接班人的国家主席华国锋发动的。高举“四个现代化”旗帜的华主席从海外大量进口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希望一举实现工业化。最终也只是白白耗费了当时非常珍贵的外汇而已。
政府口号催生浮夸风
在中国,无论大跃进还是洋跃进,都是由国家的领导者制订的盲目政策导致的巨大悲剧,同时也是一种消耗国力、延误经济发展的资源浪费,留给中国人的只是人们的痛苦记忆。
值得注意的是,季教授总结出了汉芯一号造假与这些跃进运动的共同点。
最近几年,中国政府高举“凭借高技术赶超世界”的大旗,强调提高本国的技术开发能力。近来,在新发表的研究成果以及新产品中,无不标有“自主创新”、“国际先进”等字样。
然而,现实中的技术革新是脚踏实地不断努力的结果。无视这一规律采取“蛙跳”式的跳跃,往往招致脱离现实的浮夸风,最终很容易发展成为像大跃进那样的悲剧式惨败。
在汉芯一号上造假的陈进,出生于1968年。从92年起在美国留学,98年在得克萨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摩托罗拉等公司做了3年工程师之后,于2001年回国。在上海交通大学着手进行汉芯一号的开发。
即便单从这一履历来看,心中也会冒出一个大问号:一位只在美国工作了3年的30多岁的工程师,仅仅2年就能够开发出可与大型厂商投入庞大的资金和人力开发的DSP媲美的芯片吗?
尽管如此,上海交通大学还是以特殊待遇提拔了陈进,政府也对陈进的申请有求必应地予以资助。而且,即使在造假的嫌疑浮出水面之后,到公布最终调查结果为止竟花费了近半年的时间。让人不得不思考,是不是正如季教授指出的那样,在制度方面存在缺陷。
网络引发平静的结构变化
不过,并非中国没有希望。在中国的搜索引擎上,如果用“自主创新”、“大跃进”这2个关键词搜索,会出现无数条搜索结果,其中有担忧技术革新出现“大跃进化”倾向的专家评论、个人博客、留言板的帖子等。“勿忘大跃进的教训”,敲响这一警钟的人,在中国还是大有人在的。
前面也提到了,汉芯一号事件的败露是以网络上的帖子为开端的。假设在15年前,事件从头至尾或许会在百姓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起于不知化于无形。但随着网络的发达,即使在中国也无法实现完全的信息管制了。
百姓将对口号挂帅的政府的形式主义以及税款浪费行为进行监督,并通过网络发表意见。这种情形在中国正日益变成一种必然,这就是汉芯一号事件给我们展现的现实画面。在中国社会的低层,如今正在发生一场风平浪静的结构变化。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