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服装业悄然奋起“品牌之战”
〖2006-7-9 23:19: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尔尔
“7年前我就注册了商标,一直放着,这回要派大用场了。”近日,黄锦连拿出专业策划公司设计的一份企业“logo”样稿踌躇满志地对记者说,他准备先用3年时间逐步在一些重点城市开出自己的品牌服装专卖店,然后再找人替自己贴牌加工。
黄锦连是浙江嘉兴平湖鑫凯莱制衣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其企业年产值在5000万元左右,在平湖的服装企业中规模只能算中等。而他的想法正是当下平湖整个服装行业的“共识”:平湖众多服装企业正从文件夹里“取”出尘封已久的商标,试图用品牌去抢占曾因专注于为别人“打工”而忽略了的广阔市场。
84.9%的商标被束之高阁
据介绍,平湖是全国服装业三大城市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已拥有服装企业2000多家,是全国最大的外贸服装生产基地。2002年被评为“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但是,“制造”两字却实实在在道出了平湖的尴尬:平湖是因制造服装出名,并非培育服装品牌而出名。
为什么会如此呢?平湖市工商局提供的一份调查资料部分回答了这一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平湖整个服装业已拥有商标330件,但在使用的仅50件,商标闲置率达到了84.9%,闲置率居该市所有行业之首。“其实,平湖服装拥有自己的商标并不算少,只不过大都在闲置着。”有关人士说。
“加工费”赚得辛苦又少
当大部分注册商标被束之高阁时,平湖服装企业就只能替别人贴牌加工,赚取微薄而辛苦的“加工费”。然而,90%以上做出口加工的平湖服装,却在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变化中,感到有点步履维艰了。
有两组数据值得关注。平湖市经贸局提供的数据表明,2005年全年,全市270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6.5亿元,但利润却仅为3.2亿元,利润率仅3.3%。
另有当地服装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生产低端产品的企业销售利润率约为2%,中高档产品的约为5%,高档产品的约为10%。而截至2005年年末,人民币对美元较汇改前累计升值2.49%。
这表明,低档出口产品制造企业2%的利润也将化为乌有。“而且,服装加工业是越来越难做了。”平湖一位服装企业主说,由于平湖这边人工费用在逐年增长,很多加工订单已转向东南亚地区和我国中西部地区。
服装名城奋起“品牌之战”
事实上,平湖服装业也有一些知名品牌,如“琼·麦劳特”、“亚鑫”、“伴宇”、“悦莱春”等,只不过在全国服装业中,这些只能算区域品牌,还远没有达到全国品牌或世界品牌的高度。
不过,平湖服装已悄然吹响了“品牌之战”的号角。像“新军”中的浙江依爱夫纺织有限公司的“伊佳林”品牌服装,在今年5月20日晚上,就穿在了参加第三届全国体育大会开幕式的400多名上海体育健儿的身上,引起了全国的关注。
而“老牌劲旅”也不甘示弱,像针织服装内销品牌“悦莱春”的生产厂家就频频在国内各大媒体投放广告,以提高市场知名度;而亚鑫实业有限公司自创的“亚鑫”风衣系列产品获得第11届大连国际服装博览会“双十佳”品牌奖、上海国际服装博览会金奖,成为国内风衣系列产品中的佼佼者。
所有这一切,都在指向着一个目标——创造属于平湖人自己的全国品牌甚至是世界品牌。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