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龙府”历来被认为是农安县的别称,但这个名字目前已经在网上被注册为“黄龙府网上陵园”。同时,与“黄龙府”相关的四类共17个域名都被注册。搜索这17个域名中的任何一个,都会进入“黄龙府网上陵园”。注册这些域名的长春男子并不讳言自己的牟利目的。而农安县包括政府有关人士在内的很多人并不知道已经有人抢注了“黄龙府”这个域名,但都对这种行为表示气愤。至于该问题如何解决,目前还不得而知。
“黄龙府”成网上陵园
在百度上搜索一下“黄龙府”,可以找到网页约18,600篇,排列在第三位的就是“黄龙府官方网站”。点击进入,伴随着哀乐,“黄龙府———全球华人网上陵园”的字样出现在面前。网站内容不多,后面的文字给出了理由“网站建设是个系统工程,相关人员正紧张工作”。网页上,“黄龙府创始人张志先生,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的宣传非常醒目,接着下面罗列了4类共17个网址,“英文网址:HuangLongFu.cn;HuangLongFu.com;Huang-LongFu. net;HuanggLongFu.org;HuangLongFu.com.cn;中文网址:黄龙府.中国;黄龙府.公司;黄龙府.网络;黄龙府.cn;黄龙府.com;黄龙府.net;通用网址:黄龙府;网上陵园;网上祭祀;网上祭奠;网络陵园;实名网址:黄龙府。
注册者不讳言牟利目的
昨日,记者见到了长春这个抢先注册者张志先生,他并不讳言自己的牟利目的,但他坚持认为自己的注册是合法的,并受法律保护。据张志介绍,他在网上注册“黄龙府”域名时是以一家食品公司技术部的名义注册的。
张志在长春铁北一栋普通的写字楼内办公,办公室内惟一值钱的办公物品是台名牌笔记本电脑。办公室大约10平方米,连同另外一间办公室1年的租金也不过1万多元,墙上的营业执照名字是××食品连锁店技术部。张先生说,目前,他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黄龙府”网上陵园的设计中。还有,就是正在操作他已经成功注册的一些域名的拍卖。目前,他正和一些拍卖公司共同研究“如何没有任何风险的拍卖这些著名品牌”。
域名去年就已注册
张先生自称是长春人,初中时“数理化”非常好,但文科很弱。1992年,只有16岁的他辍学了。随后,他与同学远赴北京做起了“对缝”生意,并曾先后做过期货、股票等,还是长春市最早上网的一批人。
说起“黄龙府网上陵园”,这个稍显内向的人变得有些健谈了。他说在1999年就有这样的想法,但当时网络的条件有限,直到2005年才想好这个名字———“黄龙府”。他的解释是,中国人都是黄皮肤,龙是中国人的图腾,而古时一些有钱的人把自己的家称为“府”。最重要的是,这个域名还没有人注册。于是,他按照正常程序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申请,并且成功注册,一共花费5000多元。记者从网上查到这些域名是在2005年12月4日创建的。
记者问,农安县古称“黄龙府”,把“黄龙府”注册成网上陵园,肯定会影响农安县“黄龙府”相关产业的推广,作为长春人,这样做是否有抢注这个品牌后再投机赚钱的嫌疑。张先生并没有忌讳牟利的目的,但他一再强调自己的注册是合法的,并且在积极运作网上陵园的建设工作。目前,他已经聘请北京一些在校的大学生从事相关工作。
坚信合法不怕被起诉
由于坚信自己手续合法,张志并不怕别人起诉他。张志说,被人告起码可以提高这些域名的名气,以后也许会卖个好价钱。此外,他还注册了23个商标,有些是国际著名商标。按照张先生目前的想法,他手中握着这些资源,以后肯定会卖个好价钱的。与此同时,张志对有些人抢注商标后还四处张扬的做法非常不屑,比如前不久有人注册“二人转”为避孕套的商标,最终没有成功。张先生的解释是,这些必然会引起争议的商标最好等到3个月后,这时候争议期已经过去,在法律上就没有任何问题了。张志表示,农安县政府目前已不可能再注册相同的域名,只能以赎买或起诉的方式收回“黄龙府”这个域名。
农安县政府并不知情
据了解,2005年4月,农安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关于打造东北历史文化名城“黄龙府”的实施意见》,提出“从2005年开始,全面启动‘打造东北历史文化名城黄龙府’工程,力争用3至5年时间,把县城打造成立足东北、面向全国的区域性、国际化历史文化名城。”并成立了“农安县打造东北历史文化名城‘黄龙府’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农安县挖掘和弘扬“黄龙文化”,打造东北历史文化名城工程目标责任制》。
记者从“弘扬黄龙文化、发展旅游业课题组”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了解到,有关研究人员认为2000多年历史的黄龙府是农安县惟一不可替代的优势,甚至应该把农安县更名为黄龙府,也曾建议“建立网站,面向全国发布”。但不知道何故,该域名并没有被先期注册。
4月3日,记者电话联系了农安县政府有关人员,政府办公室一位副主任听到记者的介绍后非常吃惊。而该县宣传部席部长在听完情况介绍后,首先表示自己并不知情,随后表示“黄龙府是农安县非常独特的文化,不仅属于农安也属于全中国,抢注是不行的”。农安县文联王秘书长则质疑,“他注册的是什么?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注册吗?”然后告诉记者文联的刊物就叫《黄龙府》,这种抢注行为不能接受,并表示会向县委汇报。
记者随后电话咨询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据介绍,注册“地名”应由当地政府申请,比如申请注册“长春”,应该由长春市政府申请才可能得到批准,但对于曾经用过的地名并没有明确规定。他建议记者查询该中心限制域名的一些条件。记者查询后发现,这些限制条件非常笼统,没有详细的说法。(记者 郭广丰)
相关链接 注册和使用域名有何限制
注册和使用的域名不得含有下列内容:(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三)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七)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九)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