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平静接受“同志”安全套折射社会宽容度

〖2006-3-30 22:46: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尔尔
 


    “自从去年‘同志’安全套投放市场以来,中国公众已平静接受了这种同性恋安全套。这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宽容度。”中国最大的安全套生产厂家桂林乳胶厂总工程师江友藩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这家安全套生产企业在去年11月中国第三届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上,在国内首次推出“同志”安全套后,立即受到男同性恋人群的欢迎。“厂里接到许多电话,对我们研制‘同志’安全套、满足他们的需要表示感谢。” 江友藩说。 

    “事实上,这种‘同志套’不仅仅针对同性恋群体,还有双性恋人群,它的问世也引起了国际同性恋组织的关注。”江友藩说。 

    据介绍,这种“同志”安全套主要是针对男性同性恋性行为的特点,提高了产品的拉伸强度,加厚了套身,没有储精囊,套身不带润滑剂,而是每只安全套配有专用润滑剂。 

    一些社会学家认为,公众对同性恋的态度,折射出一个社会的文明和发展程度。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同性恋是一种性变态,“同志”安全套的问世,有助于改变这种认识,反映了中国在建设文明和谐社会进程中,对待不同性取向人群的态度正发生着积极的变化。 

    一位关注同性恋人群的学者表示,科学早已给出结论,同性恋者是性取向不同的正常人群,社会对同性恋人群应给予更多的理解与关爱。 

    “同志”安全套的推广也被人们视为一项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措施。男同性恋感染艾滋病人数比率已与吸毒、有偿采供血人群一样,成为一个重要的感染形式。一些组织机构已把同性恋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列入工作重点。 

    桂林乳胶厂认为他们推出的“同志套”是企业一贯参与、支持预防艾滋病活动的延续。他们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创立了“中国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公益基金”,在国内率先启动了大型预防艾滋病公益项目——“红丝带行动”,在艾滋病重灾区建立了“红丝带爱心岛”。 

    除“同志套”外,这家企业还同时在国内率先推出了“超级女声”、“女子乐坊”“口交”安全套。这种“口交”安全套少了普通安全套上附着的润滑剂,而是添加了香蕉、草莓、哈密瓜等食用香精。 

    由于商标“特殊”、形式“另类”,“同志套”的问世也受到一些人士的评论。持不同意见的人士认为将“安全套”注册商标为“同志”,是一种“恶俗”、“怪异”的商标抢注行为,是对一种耳熟能详的社会称呼的亵渎。 

    对此,桂林乳胶厂员工认为,中国早就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应该与国际接轨。在国际上,“同志”通常是针对同性恋人的称呼。他们表示,桂林乳胶厂将不断创新,开创更多新产品,满足不同特殊群体的需要,为中国生殖健康产业,为人类防治艾滋病作出自己的贡献。
                                                                                                  (记者刘伟 邓苏勇)

    [中国商标专网新闻点评:曾几何时,“同志”是个多么流行多么亲切多么革命多么光荣的称呼。无奈事易时移、人心不古,这些年不管是逛商场喊营业员还是街头买菜叫大嫂,不管问事问路还是想助人为乐,我们轻易不敢把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词脱口而出,除非纯粹为了调侃。电影《断背山》尚不能在国内公映,可怜“同志”们也还不敢光明正大或理直气壮地为自己摇旗鼓噪,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同志”商标再令世人褒贬不一无疑已经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

    (注:“中国商标专网新闻点评”系本网独家阐述,谢绝复制、抄袭及摹仿,违者承担法律责任)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