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颐武:商标被抢注不宜上升到民族情感的高度

〖2006-3-28 12:17: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尔尔
 


    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张颐武教授认为,四大名著被抢注事件仅仅是一些外国公司的逐利行为,我们应该做的是谨慎地评估一下它所造成的影响,多方面听取相关专家的意见,并切实地制定一些对策来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和利益,而不宜把它上升到两个民族之间的历史伤痕上。

    张教授说:“从根本上看,这就是一些公司自己的商业行为,我们不必过于紧张。像四大名著这样的东西已经成了公共的文化财产,大家都可以使用,是很正常的。而这些名著一旦被注册商标,必然也会对我们的利益产生冲击,这也是我们现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一个必然结果。”

    不过张教授还说:“外国公司的抢注实际上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更多的是技术上的问题。那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和利益。我认为应该多听听相关方面专家的意见,比如说法律方面的专家的意见,想办法从技术方面来弥补漏洞,一方面防止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一方面也对已经产生的冲击加以弥补。”在采访中,张教授强调商业行为最终还是要靠商业来解决,而不宜把它上升到民族情感的层面上,他说:“我们可以通过交涉或者其他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在态度上也要平和和理智,就事论事,不要把问题复杂化。因为像这样的不守规则的行为,在我们国内的商场中也有很多,不能因为这次是日本的公司,就把个别行为上升到民族感情的高度,因为归根到底,这也只是商人想因此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已。”(记者 周怀宗)

    [中国商标专网新闻点评:四大名著遭抢注事件似乎委实不应作为一个热点、重点或难点被上升到这样的极点和高度。难道我们中国人就没有“抢”的习惯?不少外国名著象《红与黑》、《茶花女》、《简爱》、《苔丝》等均已被国人作为商标收入一己之囊并心安理得甚或怡然自得,不知老外对此是怎样愤愤不平或忧国忧民的,至少截至目前我们尚未听到些许讨伐之声......]

    (注:“中国商标专网新闻点评”系本网独家阐述,谢绝复制、抄袭及摹仿,违者承担法律责任)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