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注“非中国制造”商标目的何在

〖2006-3-1 10:16: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小鸟
 


    最近有家欧洲公司向欧盟提出申请注册“非中国制造”商标。分析人士认为,“非中国制造”的冒出,有可能添点小乱,但不可能改变什么。
 
    抢注“非中国制造”商标目的何在(热点关注)

  随着带有“中国制造”标签的商品风行世界,它遭遇到一些嫉妒和各种怪事就变得在所难免。这不,最近有家突然从直布罗陀冒出来的欧洲公司向欧盟提出申请注册“非中国制造”商标,其情绪化的敌意既让人生气,又让人哭笑不得。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经历了那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早已形成大气候,一个“非中国制造”的冒出,有可能添点小乱,但不可能改变什么。 
  
    得知某公司正在欧盟内部市场协调局申请注册“非中国制造”商标的消息后,本报记者在欧盟内部市场协调局的官方网站上,找到了那个所谓“非中国制造”商标申请的报告。该报告显示,这个申请的商标的名称为“NOTMADE IN CHINA”,中文的意思就是“非中国制造”。“非中国制造”的炮制者设计了两个相关图标。一个是在“MADE IN CHINA”黑色粗体字上覆盖了一个咖啡色的粗大的“NOT”,“NOT″还由两个环围绕,右侧加了几条波纹图案,很像邮票上盖的邮戳。另一个是黑底白字的“MADE IN CHINA”上覆盖了一个斜着的红色粗体的“NOT”。这两个图标看上去非常扎眼,让人很不舒服。 
  
    近20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有“中国制造”标签的商品风行世界,中国制造的物美价廉的商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实惠。自然,由于价格的优势,“中国制造”的商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国外一些生产同样商品的厂商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这是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的必然结果。 
  
    据记者了解,按照欧盟商标法,欧盟将在受理申请后一年左右时间决定是否公告该商标申请。公告期是3个月,如果没有人提出任何异议就可批准。一旦批准,“非中国制造”的商标在欧盟25个成员国内都是有效的。欧盟内部市场协调局分别在2005年11月24日、2006年2月8日和2006年2月20日受理了该商标的申请。其中纯文字商标已经在2006年2月20日公布。 
  
    不过,《知识产权管理》周刊还报道了美国的一个类似案例:2003年,在美法关系处于低潮的时期,一个叫维比亚的公司申请注册“非法国制造”商标,被美国专利商标局驳回,理由是商标带有讽刺意味。 
  
    记者采访了德国商标法律专家福罗托教授。他说,这一申请即使是严肃的商业行为,也会引起极大争议。他说,欧洲商标法通常不准将地名及“制造”字样注册为商标;鉴于该商标有侮辱的性质,“不管欧盟最后是否会批准,该商标的申请能够得到欧盟官方机构的受理,本身就是严重错误的。” (记者张金江 青木)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