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仅“催生”一个集体商标 汕头农民品牌意识亟待提高

〖2006-2-28 14:04: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小鸟
 


  记者近日在采访时了解到,4年前,汕头市工商部门和商标注册服务机构就开始为争取多一些农产品注册上集体商标积极做发动工作,但到目前却只有潮南的“东华特绿”正式申报。专业人士认为,汕头农民的品牌意识亟待提高。

  注册“特绿”要过“三关”
 
  潮南东华村的“东华特绿”去年底已完成集体商标的申报工作。该集体商标从萌生注册的念头到完成申报用了约两个月的时间;而相关资料的准备———进行商标的设计、酝酿协会的组成人员、成立农业技术协会、制定协会章程等一系列工作,共用去约两周的时间。用去的时间不算很多,但工商部门和商标服务机构,特别是潮南区工商局花去了不少精力。

  据潮南工商局负责人介绍,最初和东华村的农民接触时,不少农民对品牌的概念依然十分模糊,他们对自己的产品被人收购,然后贴上别人的商标也觉得可以接受。因此,工作就从说服他们一定要注册自己的商标开始,然后再向他们解释什么是集体商标、注册集体商标对于他们有什么样的特殊作用,商标要如何设计、如何成立协会、协会的章程要如何制定,等等。该负责人说,连“东华特绿”这个名称都是他最终给定的,整个发动和说服的过程“犹如闯了三道关”。

  4年奋战只报一例

  因为潮南已经拥有11477个商标,其中26件省著名商标、2件驰名商标,是我市的品牌大户,人们的品牌意识还相对较好,发动注册这个集体商标还是比较顺利的。然而,要发动汕头市其他地方的人注册集体商标难度就很不一样了。

  据了解,汕头市工商部门和商标服务机构在2002年就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做注册集体商标的发动工作,他们选取的对象主要包括在当地已有一定知名度的农产品和特色小工业品。他们在当地工商和行政部门的配合下,深入到各个生产基地和农户家庭仔细做说服和发动工作,有的甚至连商标都帮他们设计好、资料也准备齐了,但生产者却一直都表现得兴趣不大,集体商标一直无法完成申报。发动工作到目前已经四年过去了,但正式成功申报的也只有“东华特绿”这个集体商标。

  “注册商标本来应是产品的生产者和所有者主动做的事情,现在却变成我们上门去找他们做,而他们还并不积极配合,这不就倒置了吗?”市商标事务所的负责人觉得很无奈。

  品牌意识亟待提高

  农民和小手工业生产者为何不热心注册集体商标呢?市商标事务所的负责人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得过且过的思想。不少生产者都认为自己目前的产品并不愁销路,搞好生产才是第一要务,管他品牌不品牌,缺乏长远的发展计划。二是不了解和怕麻烦。部分生产者稍有品牌意识,但不知有集体商标这项内容;有的知道了,但认为要进行操作很麻烦,因此放弃这个想法。

  市商标事务所的负责人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生产的正规化和经营的品牌化趋势是必然的。要使自己能在市场竞争中操有主动权、不致被市场淘汰,唯一的选择就是拥有自己的品牌。商标注册时不我待,已有一定优势的产品一定要抓紧注册,以免被人抢注后悔莫及。(记者 李冠杰)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