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行业将迎来一场龙卷风

〖2006-1-26 9:34: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小鸟
 


  去年12月26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正式宣布:对公众免费开通的商标注册信息网上查询,任何人均可通过“中国商标网”查询有关商标注册的全部信息。目前,沈阳省从事商标代理的机构就已达57家,遍布全省13个地级市,仅沈阳市场就有23家,再加上北京等地商标事务所在辽的办事处、分支机构,实际上全省商标代理机构至少在60家以上。这一变化看似微小,但带来的“蝴蝶效应”必将为前进中的我省商标业带来一场龙卷风。

  坐家里,天下商标一网打尽

  去年12月26日,对于沈阳市的王先生来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从这一天起,被朋友们戏称为“职业炒标人”的他终于可以告别频繁往返于各代理机构的日子了。国家商标局查询系统的对外开放,让他的商标投资工作更加方便、可靠。

  据王先生介绍,以往,他在判断一枚商标能否注册成功时,必须多次去商标代理机构,通过代理机构的内部软件初步查询该商标的相关信息,在初步查询判断该商标有申请价值之后,还要以较高的费用通过代理机构到国家商标局的通达服务中心(商标局下属的事业单位)进行二次查询。只有两次查询结果均确认该商标具有注册成功的可能性时,他才能正式向国家商标局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申请提交后,他能做的就只有不安地等待了。至于该商标申请还要等多久才能被审查,审查的结果如何,这一切他都无法得知,而这种不安等待的状态要持续一年半至两年的时间。

  如今,商标查询系统对外开放了,这一系统所含信息既包括注册商标信息,也包括申请中的商标信息。也就是说,王先生坐在家里,只要登陆互联网,就可以查询到商标相同或近似信息、商标综合信息和商标审查状态等信息。而且,该系统为公众提供的查询内容与商标局审查人员所用内容基本一致,商标注册数据库信息也会每周更新一次。

  王先生高兴地对记者说,“商标网的开通,意味着我的工作环节减少了很多,既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又降低了我的投资成本和投资风险。”

  开发商,被商标网抢走了饭碗

  由于商标局的商标信息查询系统多年来一直是商标局工作人员内部使用,不对外公开,对于外界来说显得很是神秘。王先生等一些准备注册商标的人,根本不敢想有朝一日能够自主查询这一神秘的系统。普通人若想得到相关信息,只能通过商标局查询,同时还要支付高额的查询费用。

  无奈之下,有人想出了奈何之举。一批批的商标查询软件开发商应运而生,他们将经商标总局审查通过并对外公告的注册信息收集起来,制作成查询软件卖给这些代理机构。为了降低成本,几乎所有的代理结构都购买了这类软件。

  据沈阳嘉华商标事务所的李所长介绍,目前全国商标查询软件开发商有四五十家,开发较早且质量信誉较好的开发商一般都拥有几百个用户。从目前的收费情况,这些用户获得每套软件的价格在5000—10000元之间,每年还要向开发商缴纳3000—10000元不等的服务费。可见,一个普通的软件开发商,每年仅销售软件及售后服务两项的收益在15万至上百万之间。

  但是,这些软件开发商所收集的信息都是商标总局经过漫长的审查之后才对外公告的结论性信息,因此它的内容与商标局审查员使用的信息系统,在时间上要滞后一年半到两年多的时间,在数据上自然也会有大量缺失,无法为使用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如今,商标局对外开放的查询系统不仅是免费的,而且在信息的提供上也更加全面、及时。无疑,各大代理机构的软件购买和续用量会急速下降,这对商标软件开发商来说可谓是当头一棒。

  据李所长分析,国家商标局此次开放的查询系统只是一个面向全国大众的,仅供查询商标是否有在先权利的一个版本,在具体的检索过程中还存在着必须登陆互联网、查询内容单一等弊端。因此,软件开发商就可以利用商标局的最新数据,把功能和服务向更全面、更具体、更人性化的方面发展。

  更透明,遏止假冒伪劣商标侵权

  在鱼龙混杂的商标代理市场中,许多代理机构仅是凭借一台电脑、一套商标查询软件就可以开门做生意。如今,商标查询系统开放了,每个普通人都可以获得商标的相关信息。查询软件不再是代理机构的“法宝”,代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必将在竞争中得到凸显。

  一个好的商标事务所,一个优秀的商标代理人,必须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给申请人一个科学的指点,帮助其注册成功。这不仅需要代理人对申请人上报的商标是否违反商标法禁用条款,有无在先权利,即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有无相同或近似商标等都要作一个准确的判断,而且还要对有关法律、知识有个准确的把握。

  而在此前,我省仅在沈阳、大连、鞍山等几个较大城市有五家商标事务所,从业人员基本上是省、市工商局的工作人员,其中大多数是经过商标局培训,通过商标代理人资格考试,获得商标代理人资格证书的,这部分人全省不足30人。

  一个商标查询系统的“蝴蝶效应”,不仅仅存在于商标投资、代理、审查领域,它的连锁反应同样波及到了政府的执法管理和司法取证领域。

  据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介绍,在工商部门以往开展的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查处商标侵权等执法活动中,要确定某一商品是否为假冒商品,某一商标是否涉嫌侵权,都要通过相关部门进行繁琐的查询,加大了执法人员的工作量,如今只要登陆中国商标网,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辽宁某律师事务所张律师表示,以前在处理商标侵权案件时,取证的过程相对复杂、耗时较长,商标网查询系统的开通,无疑让这个过程简便多了,但是知名企业准备申请的商标被公开后,也提高了商标注册被侵权的风险。(李军)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