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鱼”劫争进入“细棋”阶段

〖2006-1-20 16:49: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尔尔
 


    阅读提示

  围绕着“鳄鱼”商标归属,法国鳄鱼和新加坡鳄鱼在中国市场纠缠了近12年之久。2005年11月28日,随着法国鳄鱼一纸诉状将中国国家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告上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这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宣告进入“细棋”阶段。

   不久前,国内某网站登载了法国鳄鱼与新加坡鳄鱼之间诉讼争议回顾,到目前为止,法国拉科斯特衬衫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法国鳄鱼)与新加坡鳄鱼国际机构(私人)有限公司(下称新加坡鳄鱼)之间关于“CARTELO及‘鳄鱼图形’”标识能否作为商标进行注册的争议已经持续了11年零6个月。2005年11月28日,随着法国鳄鱼一纸诉状将中国国家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下称商评委)告上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这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宣告进入“细棋”阶段。

    据记者了解,在法、新两条鳄鱼的争斗中涉及司法程序的诉讼案件共有11件,其中9件是法国鳄鱼作为原告以侵犯其注册商标专用权为由提起的,1件是新加坡鳄鱼作为原告以侵犯其著作权为由提起的民事诉讼案件。此外还有涉及商标争议的行政诉讼案件1起。现在部分案件进展情况是:2000年5月法国鳄鱼以“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原告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标识”为由在北京市高院起诉新加坡鳄鱼,现未决;2003年9月和2004年1月,法国鳄鱼分别在北京市二中院和上海市二中院起诉新加坡鳄鱼等被告商标侵权,至今未决;2004年8月,法国鳄鱼起诉上海虹桥百盛商贸公司长沙分公司销售新加坡鳄鱼服饰构成商标侵权,长沙中院一审判决法国鳄鱼胜诉,现在湖南省高院二审期间;2004年9月,法国鳄鱼诉武汉武商集团世贸广场购物中心销售新加坡鳄鱼系列服饰构成商标侵权,湖北省高院终审判决法国鳄鱼胜诉;2004年11月,法国鳄鱼诉北京西单赛特商城销售新加坡鳄鱼服饰构成商标侵权,法国鳄鱼一审胜诉;2005年4月,法国鳄鱼诉湖南友谊阿波罗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商店销售新加坡鳄鱼服饰构成侵权,法国鳄鱼再次一审胜诉;2005年9月,法国鳄鱼诉长春市百信商贸有限公司销售新加坡鳄鱼服饰构成商标侵权,法国鳄鱼依然一审胜诉,此次诉讼中,长春市中院依法认定法国鳄鱼图形商标为驰名商标。

    据介绍,在两周前新加坡鳄鱼召开新闻发布会上,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认为,法国鳄鱼对商评委进行诉讼的目的,就是要把新加坡鳄鱼赶出中国,新加坡鳄鱼只能赢,不能输。对此,负责法国鳄鱼在中国知识产权法律事务的黄晖博士则表示:“新加坡鳄鱼对法国鳄鱼的商标侵权行为已在中国市场持续了近12年之久,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因此,势必需要通过司法程序还法国鳄鱼一个公正。”

    据了解,在这场关乎法、新两条“鳄鱼”命运走向的利益博弈中,除了两商标是否“相同近似、互为镜像”问题之外,最近被媒体报道的“法、新鳄鱼商标和解协议”受到了关注。解析鳄鱼商标纠纷,不得不提到1983年法国鳄鱼和新加坡鳄鱼签订的和解协议。1983年,法国鳄鱼为顺利进入亚洲部分市场,向新加坡鳄鱼提出签订使用鳄鱼商标的协议。该协议明确约定双方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文莱、中国台湾这5个当时存在商标争议的国家和地区内和解。为此,法国鳄鱼付给新加坡鳄鱼因“过去支付鳄鱼商标保护和防御费用的补偿金”共150万美元。

  基于上述协议,法国鳄鱼和新加坡鳄鱼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文莱、中国台湾五地相安无事,各自发展。然而,平静只是短暂的。随着两条“鳄鱼”体态渐丰,双方在中国内地这个巨大的市场又掀起了知识产权波澜。早在1980年,法国鳄鱼就已在中国内地注册了鳄鱼系列商标,理所当然要坚决维护自己的注册商标专用权,而新加坡鳄鱼也当仁不让,既不承认自己侵犯了法国鳄鱼的商标权,也丝毫不放弃在中国内地市场的发展。

    新加坡鳄鱼则对外宣称,法国鳄鱼隐瞒其在双方签订和解协议时就拥有中国内地的鳄鱼系列商标专用权的做法有违诚实信用。对此,黄晖强调,任何企业申请注册的商标在通过初审后都会经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下称商标局)予以公告,而且1983年协议所涉及的地域范围并不包括中国内地。黄晖认为,目前,法国鳄鱼和新加坡鳄鱼的商标之争不在单条鳄鱼图形,此争议已有定论;双方商标纠纷的焦点在于“CARTELO及‘鳄鱼图形’”组合图形商标,而该商标在1983年双方签订和解协议时还不存在。

    据介绍,1994年6月,新加坡鳄鱼在商标注册类别第18类、24类及25类商品上,向商标局提交“CARTELO及‘鳄鱼图形’”商标的注册申请。在审查过程中,商标局认定“新加坡鳄鱼所申请注册商标与拉科斯特注册在先的单条鳄鱼图形商标构成近似”,遂未予核准。不愿接受如是结果的新加坡鳄鱼向商评委提出复审申请,商评委随之展开复审并于1998年3月做出复审决定,认为“CARTELO及‘鳄鱼图形’”标识具有显著性,应作为商标予以注册。随后该商标进入法定公告期,并在公告期内被法国鳄鱼提起异议。在其后至今的7年间,新加坡鳄鱼的“CARTELO及‘鳄鱼图形’”标识一直徘徊在复审与异议之间,始终未得以成为一件注册商标。

    2005年6月,商评委在对3件“CARTELO及‘鳄鱼图形’”商标异议复审裁定中认为,上述3件商标未构成类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标,法国鳄鱼异议理由不成立,被异议商标核准注册。

    法国鳄鱼认为自己有足够的理由与证据改变商评委的裁定,其在华代理律师黄义彪表示:“商评委在其复审裁定书中认定事实是错误的,并直接导致其裁定结果有误。”

    黄义彪对此做出阐释:第一,法国鳄鱼注册和使用的鳄鱼图形商标在世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显著性,商评委在已经认定原告引证的鳄鱼图形商标具有较高知名度和显著性的情况下,却没有在判断商标近似时予以充分体现,应属不当。第二,争议商标是由“CARTELO”文字为背景并组合鳄鱼图形构成,正如商评委裁定所言,“CARTELO”文字本身并无具体含义,而“CARTELO”文字背景与鳄鱼图形组合起来并没有形成整体上的画面含义和文字含义。以一般公众的注意力,结合上面讲到的显著性和知名度以及该图形在商标中所占据的位置及表现方式的形象性,鳄鱼图形显然才是该组合商标中的主体部分。而且,由于法国鳄鱼商标已在服装及其相关产品上具有独特的显著性,消费者会立即将鳄鱼与该行业的商品相联系,而不论鳄鱼图形的位置如何以及背景是否有英文字体;新加坡鳄鱼的企业名称显然与鳄鱼具有直接的联系,“CARTELO”在商标中所起的作用更加被淡化,消费者必然会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到争议商标的核心“鳄鱼”上来,仍然会呼叫其为“鳄鱼”,从而与法国鳄鱼注册的“鳄鱼”文字商标也构成近似;况且,新加坡鳄鱼曾经在对法国鳄鱼第3269795号“鳄鱼图形”商标提出异议时,在异议理由中明确表示争议商标与法国鳄鱼商标在读音、含义和外观上无法区分,构成了相同或类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标,这说明新加坡鳄鱼对两者商标的相同近似早已自我认同。第三,商评委认定争议商标和引证商标已并存多年、争议商标也具有较高知名度,并将此作为判断两商标是否近似的根据,明显有误。因为争议商标的申请时间是1994年6月29日,而商评委裁定认定该商标在中国最早的使用时间为1993年,如此短暂的时间内,争议商标怎么可能与法国鳄鱼商标“并存多年”?如何能够“具有较高知名度和显著特征”?事实上,所谓的共存,无非是新加坡鳄鱼在未获得商标注册的情况下,罔顾法国鳄鱼提出的多次警告,在提出商标注册申请之后一种持续不断的商标侵权行为。 

    “另外,还有一个事实是,在新加坡鳄鱼所谓的长期使用中,多数情况是在其商品中将单独的鳄鱼图形突出使用,而争议商标通常仅是在商品中附带使用甚至有时根本就不使用。这种情况为法国鳄鱼单条鳄鱼图形注册商标造成的侵权事实也已经被国内多家人民法院予以认定。”黄义彪最后说。

    据了解,中国市场中曾长期呈现“一池鳄鱼”争斗的局面。2003年,法国鳄鱼与香港鳄鱼达成和解,香港鳄鱼将在2006年3月31日之后停止使用原有商标而启用新商标;2005年11月,法国鳄鱼与浙江鳄鱼达成和解,同意给浙江鳄鱼至少3年宽限期,3年后浙江鳄鱼也需改头换面启用新商标。2000年5月~2005年9月的5年间,法国鳄鱼曾在中国内地6个城市中,对10余个出售标识有鳄鱼图形的、由新加坡鳄鱼生产的服装类产品的商场或经销商提起过商标侵权诉讼;而在这10余起诉中,法国鳄鱼迄今未有失手。 

    一只鳄鱼,缘何备受商家追捧,甚至不惜以侵权为代价?据业内观察家分析,除了与鳄鱼图形本身的显著性之外,也与鳄鱼作为品牌的悠久历史和其长期以来形成的社会认知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据介绍,法国鳄鱼服装品牌创立于1933年,法国体育新闻界在1927年送给法国鳄鱼创始人拉科斯特先生的“鳄鱼”绰号是该品牌的由来。今天为止,法国鳄鱼已将与鳄鱼相关的商标分别在世界192个国家和地区正式注册。1980年10月30日,法国鳄鱼的鳄鱼图形商标首次在中国获得注册,指定使用在第25类“衣服”上;随后,法国鳄鱼又先后注册了与鳄鱼相关的一系列商标。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法国鳄鱼的鳄鱼品牌商品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在商标局1999年和2000年印发的《全国重点商标保护名录》中,法国鳄鱼的鳄鱼商标名列其中。

    如是看来,有着不俗市场表现力的鳄鱼品牌,长期“斗咬”在一起实属情理之中——观乎市场利润,如何能坐看云起而不为所动?

    “我们不会放弃市场。”新加坡鳄鱼如是说。

    “我们并不排斥以和解的方式解决问题,但前提是新加坡鳄鱼必须尊重我们在中国的在先权利。”法国鳄鱼如是说。
                                                                                                  (记者张 璇 崔文宇)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