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集群品牌开药方
〖2006-1-17 9:46: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小鸟
目前,我国集群品牌建设正面临着诸多发展中的瓶颈:同质化竞争明显、受环境和资源要素制约、缺少知名品牌。在这种情况下,集群品牌如何谋求突破?如何提高产业附加值?如何尽快培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和品牌?
集群品牌作为一个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近些年来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等地,目前已产生了许多在国内外市场颇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产业集群品牌,如浙江嵊州的领带产业、浙江温州和福建晋江的制鞋产业、广东佛山的陶瓷产业、浙江绍兴的纺织产业和黄酒产业、晋江南安的水暖产业等。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已经产生和正在培育的集群品牌正面临着诸多发展中的瓶颈:面对日益饱和和竞争激烈的市场,如何谋求突破?在环境和资源要素的制约下,如何提高产业附加值?在品牌制胜的大环境中,如何尽快培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和品牌?
2005年12月24日,在浙江嵊州召开的“全国集群品牌高峰论坛”上,来自学术界、行业协会与政界的30位余位专家学者,为我国集群品牌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做大做强支招。
树立危机意识和全球视野
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经济学家王洛林说,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遇到了环境与资源两大因素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产业集群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亟须考虑的问题。这就需要各地在打造集群品牌的过程中,一定要以中长期的眼光来制定发展规划,促进集群品牌的提升。
同时,还应兼顾经济全球化对产业集群带来的影响。现在国际经济界与企业界对世界经济走势的看法是乐观与危机并存,这就需要国内集群产业的发展要树立危机意识。中国纺织行业是对全世界影响很大的一个产业,也是一个不太经得起风浪的行业,利润低、容易受冲击。因此,在产业与集群品牌发展的战略决策上,一定要更多地从世界的角度来看待,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争取主动。
启动商标注册与品牌战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陈小洪说,如何推广与提升集群品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注册商标。作为一个集群,有了共同的商标后,有利于企业紧密结合成共同体,为共同行为打好基础。
二是确立品牌战略。集群品牌的管理者,如政府、协会或者龙头企业要对市场进行细化研究,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策略,提高市场开拓、品牌推广的成功率。
三是力争品牌逐步升级。推进品牌升级的载体很多,其中如何尊重品牌、保护知识产权非常重要。有了这个氛围,才能进一步促进企业从模仿生产向自主设计转变。
推进体系建设和招商引资
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国有经济处处长顾强说,产业集群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国际上也有很多著名的产业集群,如美国的信息产业、瑞士的钟表产业等等。
从国内外成功集群品牌建设的经验上看,国内许多地方要想通过产业集群实现进一步提升区域品牌的发展目标,首先要建设两个体系,即区域创新体系和区域多层次融资体系。这两大体系的建设,将为一个地区或者一个集群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品牌凸显准备条件;其次是要营造三个氛围,即区域文化氛围、产业文化氛围和商业文化氛围;第三要进一步加大产业化招商引资的力度,即在确立了产业集群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向之后,通过专业化、产业化招商,吸引国外同行加盟,用他们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模式来改造和提升自身。
创新组织形式和企业制度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高闯说,目前,国内很多地区集群品牌在取得辉煌的同时,均缺少具有国际知名度的龙头企业。同时,由于整个产业集群以中小企业为主,导致企业同质化发展严重。
要改变这一现状,进行组织与制度创新是根本。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规律,企业或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要有新的制度和组织形式,否则就会制约发展。
除了组织与制度创新之外,差别化也是一种选择。如星巴克咖啡,原来只是一个很小的品牌,但星巴克咖啡在实施了以推广咖啡文化打开市场的差异化战略后,迅速成为咖啡产业的一大品牌。以浙江嵊州的领带与服饰产业为例,目前它虽然还无法与皮尔·卡丹之类的世界品牌正面交锋,但可以借鉴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寻找适合的营销方式,谋求发展空间。
进行市场细分和产业转型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符正平说,珠三角许多企业在打造集群品牌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很好的做法:一是采用现代媒体进行广告和集群整体形象塑造;二是注册集体商标,如顺德陈村的花卉等;三是举办会展,达到营造集体文化氛围、提升知名度、创造需求、传递信息等目的;四是集群组团联合参加国际、国内的会展;五是政府对龙头企业进行扶持。
目前,珠三角集群品牌要想进一步发展,需要考虑和解决几个问题:一是产品定位。要通过市场细分和对消费行为的研究,明确市场定位;二是组织管理。即集群品牌打造由谁来负责、资金怎么投入、服务由谁来提供等,应确立专人与专门机构负责;三是集群共同品牌与企业品牌要互动,互相促进;四是专业市场要转型,从普遍的OEM(贴牌生产)方式向OBM(自主品牌)方式转变;五是集群与会展之间的竞争合作要适度,要在合作中求发展。
出台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
浙江省经贸委副主任、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局长吴家曦说,目前浙江集群品牌普遍缺乏核心企业,他们大多从事贴牌生产,处于产业链低端。要改变这种现状,需做如下努力:
首先,要加快产业集群品牌建设。从国外的成功企业来看,打造一个世界名牌,至少需要50年至100年时间。但是,青岛市通过政府扶持,使海尔等一大批品牌远远缩短了成为世界品牌的时间。总结青岛的经验,可以看出,加快产业集群品牌建设,要制定规划,对产品品牌进行有序的培育;要出台扶持政策,使社会资源向高成长性产业和企业流动;要培育企业家品牌,培育有战略眼光的大企业家。
其次,要致力于加快培育大的企业。作为集群产业中的供应商,不仅要设计好产品,还要通过营销品牌来创造价值;要通过吸纳全球优秀的品牌企业进入本地产业集群,来提升企业实力。
最后,政府在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环境上,应着手“五力”建设:注重营造舆论环境,增强区域品牌的影响力;注重改善创业环境,增强区域品牌的成长力;注重完善市场环境,增强区域品牌的竞争力;注重优化服务环境,增强区域品牌的保障力;注重创造文化环境,增强区域品牌的创新力。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