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权与“中式比萨”的命运

〖2006-1-16 15:14: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小鸟
 


    烧饼吃多了,舌头有些麻;稿子挖深了,感受有些苦。 

    为晏琳蒙受的损失而苦,为掉渣烧饼鱼龙混杂而苦,为难得的优秀本土连锁品牌惋惜而苦。 

    晏琳作为“掉渣儿”烧饼的创始人,她本该是南京这80家连锁店的老板。毕竟,是她第一个开创性地打响了“掉渣”烧饼品牌。短短半年的时间,“掉渣烧饼”便风靡全国,加盟烧饼店蔓延到几十个城市。 

    每个人的创业,都经历着一段艰辛的过程,晏琳并不例外。当铁了心要开店,她放弃了一个收入不菲的工作;由于缺少资金,她动用了所有的关系,从亲朋好友那里借来了4万多元;家里人和交往8年的男友对大学生开烧饼店一致反对…… 

    为选个好点的市面,早上7时,便开始站在一些备选路段进行观察,统计经过的行人数量,考察人流量。购买设备、店面装修、烧饼取名和设计包装等一系列工作,都凝聚着她太多的心血和汗水。 

    然而,晏琳在接受我的采访时,却难以掩饰内心的无奈:作为“掉渣”品牌的创始人,全国几千家烧饼加盟店,属于她的不过30家。南京目前近80个掉渣烧饼店,和她有关系的仅有一家。 

    一切都来得太快,让晏琳措手不及。土家烧饼,掉渣烧饼,掉渣儿烧饼,掉渣渣,烧饼皇后,西施烧饼,恩施烧饼,土家掉渣烧饼等,数十种“掉渣烧饼”,忽然一夜之间,从城市不同的角落里,迅猛地冒了出来。 

    跟风从众的心理,并没有因为一块小小的烧饼而改变。相反,因为有利可图而蜂拥而上。鱼龙混杂的市场秩序,必然带来一场混乱的商业竞争。这无疑是对“掉渣”品牌的无情摧残,更多的人,只想趴上去吸饱了血,等“掉渣”萎缩到“干渣”时,擦干嘴走人。 

    其他商家的模仿跟风,让晏琳异常气愤,但很无奈。她无法去指责任何人。因为,“掉渣”商标还不属于她。 

    2月份开店,3月份生意火爆,4月份效仿出现,为何要拖到5月份,才开始提出商标注册?记者无法理解。晏琳的回答也只能以一声沉重的叹息。 

    对自己的商标,拥有绝对话语权,应该是每一位商家必须要考虑的事情。商标在手,其他“掉渣”商品店的老板,现在就不应该每天细数着当天的收入,而是盘算明天法庭上,我应该如何向法官辩解? 

    不可否认,晏琳失误了!我粗略估算一下,晏琳可能从掉渣烧饼上赚到200万元左右。尽管说已经不少,但与她创建的“掉渣”品牌价值相比,亏得太多。我为她不值,也为她惋惜! 

    “掉渣”烧饼,当下的确很火,但我一直为它不久的将来担忧。或许,晏琳当时建立“掉渣”品牌,也只是自己随即取的代号。火了之后,发现牌子值钱了,才想到要申请商标保护,防止这块金字牌匾被人抢去。晏琳缺乏对品牌的经营,缺乏一系列的开拓计划。 

    为掉渣烧饼定位走“中国式比萨”之路,也是后期才出现的论调。经过采访后,我对此表示怀疑。先不要说,掉渣烧饼与麦当劳、肯德基的差距有多远。单说,作为一个餐饮连锁企业,最起码的品牌保护和开拓的意识,都还未能具备。 

    麦当劳和肯德基的炸鸡秘方,早已是最高商业机密。而我们以“掉渣”为代表的连锁品牌,制作工艺只需要掏300元钱,从网上便可轻松买到。谁都能做,谁都会做,还值什么钱? 

    9个月后,晏琳就能拿到商标使用权。但根据《商标法》规定,只要有人提出异议,又将近一年的复议时间。难保其他的“掉渣烧饼”不会对她进行阻挠。 

    也许等待她的,将是一场更麻烦的商标之争。 

    但那时,不管谁胜谁负,都未必再能笑得起来。因为无论商标归属哪方,“掉渣”品牌已经不比从前,它掉价了。 

    在这种情况下,掉渣烧饼背负着“中国式比萨”的使命,还能走多远?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