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006-1-12 9:07: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小鸟
知识产权是自主创新的基础和衡量指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个非常英明的决断。资源型国家的发展模式,我们走不通,因为我们的资源并不很丰富;要走制造型国家的道路,同样也会出现很多问题。对我们而言,只有建设创新型国家,才是一个科学的、必然的选择。而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须要有自主创新,特别是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自主创新有这样几个关键的要素:一是属于自己的;二是创造出来的;三是新的东西。那么,怎么样才能算属于自己,只有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根据什么创造,根据市场需求;为什么能获取利益,因为是新的,是别人没有的。同时又是市场需要的,是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所以说,知识产权是自主创新的基础和衡量指标,也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20年形成了完整的三个体系
我国真正建立现代知识产权制度,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最近几年,知识产权才逐渐被全社会和广大公众所认识到、所意识到。
我们国家虽然实行知识产权制度比较晚,但是发展速度非常快。首先,在这20年里,我们形成了一个适合我国国情并且与国际规则接轨的完整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其次,我们建立起一个包括知识产权的行政审批、宣传培训、中介服务、学术研究等在内的工作体系;第三建立起一个行政与司法两条途径、并行运作的知识产权执法体系。而建立这个体系:英国用了300多年,美国用了200多年,日本用了100多年。近些年来,我国的商标注册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都居世界第一位。应该说,尽管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的时间比较短,在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等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但对于促进科技创新、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我国在知识产权方面还存在差距和不足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水平方面存在差距,在知识产权方面也有很多不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专利为例,首先在数量上,去年我们的发明专利申请量是13万件。其中一半来自外国的公司,主要是跨国公司。另外的一半来自国内。这一半中,大概有40%左右是个人申请,而我们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特别是我们的企业申请的专利只有60%多一点。其次从质量上看,这么多年来,本国人、本国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最集中的领域是中药、软饮料、食品和汉字输入法等。而来自国外的专利申请则主要集中无线电传输、移动通讯、电视系统、计算机应用等高科技领域。此外,据统计,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大约万分之三,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有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
2006年知识产权工作新打算
首先将知识产权战略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今年这项工作已经启动。其次是进一步加强政府对知识产权的领导和组织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有效的激励机制,保护和鼓励发明人、科技人员从事发明创造的积极性。第三是帮助和促进企业开发和实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自主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主体也是企业。“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的目标,也是落实到企业。因此,企业是搞好知识产权的关键。第四,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最后是加强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 (据新华社电)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