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火花塞商标侵权案敲响警钟

〖2006-1-4 23:31: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尔尔
 


    去年12月27日,慈溪市人民法院一天之内对两起火花塞商标侵权案进行了宣判。与此同时,另外还有三起类似的火花塞侵权案件也已启动司法程序。业内人士称,对假冒侵权案件打击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这充分表明慈溪市保护知识产权的坚定决心。

 
  现象

  火花塞商标侵权严重

  慈溪市火花塞生产已有20余年历史,目前有火花塞生产企业近百家,主要集中在慈溪市一些乡镇,年产值近2亿元。一些火花塞生产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生产规模小而散,产品层次低,受市场利益驱动仿冒国际知名品牌、侵犯知识产权,虽经执法部门多次整治,依然有少数不法厂商恶意侵权。

  记者从慈溪市人民法院了解到,已宣判的两起案例是:2005年1月开始,慈溪市光阳车辆配件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戚某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擅自安排生产了美国、德国、日本等在我国境内经过商标注册登记的各种型号的火花塞563箱,共计11万余只,价值16万余元。法院一审判处戚某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其所在的企业被判罚金5万元。2005年5月至8月底,宁波元帅火花塞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周某,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慈溪市横河镇彭桥村擅自安排生产了美国、韩国、日本等在我国境内经过商标注册登记的五种型号的火花塞11.3万余只以及部分火花塞壳半成品。该批火花塞及半成品价值15万余元。法院一审判处周某拘役三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其所在的企业被判罚金5万元。

  此外,还有三起火花塞案件还在司法审查阶段,涉案值比前两起还要大得多。

  这一系列的火花塞侵权案有的还引起了国外商标权利人的投诉,上述案件均被中国外商投资协会列为重点投诉督查对象。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针对火花塞行业存在的假冒商标、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问题,慈溪市去年专门成立了保护知识产权专项工作小组,全面彻底地对火花塞生产企业进行集中整治,截至2005年11月底,全市检查火花塞企业744家次,共查处商标侵权假冒案件26起,公安机关立案侦查5起。

  
    根源

  “模仿经济”的后遗症

  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有关专家认为,发生在慈溪的系列火花塞侵权案,与该地区的产业发展历程有很大的关系。民营中小企业是慈溪经济的主体,这些中小企业在创业之初走“模仿经济”之路,依靠“拿来主义”。这在当时环境下,也不失为企业发展的一条捷径。但在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部分文化程度不高,对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规也不很熟悉的中小企业主,仍旧走这条捷径,就很容易步入商标侵权的“雷区”。可以说,“模仿经济”是慈溪商标侵权案多发的源头。


  出路

  自主创新提升竞争力
  宁波市知识产权局一名工作人员认为,慈溪市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问题在宁波市其他地区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拥有自主技术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这对9万多家宁波中小企业来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整合我市制造业的资源优势、打造自主品牌,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据统计,2005年宁波授权专利3900余件,专利授权总量连续5年列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第5位和我省第1位。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市的大多数企业还是比较注重产品创新的。但是,衡量一个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标志,主要是发明专利,在这方面,我市与全国很多大中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民营中小企业从“模仿经济”到“品牌经济”,自主创新是惟一的选择。(记者杨绪忠 邓少华)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