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标被外商抢注 抢注者,快跑!

〖2006-1-3 12:56: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尔尔
 


    ·编者按·  
 
  有什么能比集被告和被害于一身更令人心痛?而这恰恰是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课题上的遭遇。

  中国为什么总是被卷入知识产权侵权案?中国政府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做了些什么?我们如何才能摘下仿造者的帽子?在2005年终特刊《自主中国》中的《知识产权生态报告》中,本报一次次地追问。

  然而当我们深入下去,却发现了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这个问题上更为痛楚的一面。“在国内保护知识产权并不是保护跨国公司的利益,打击中国内企业,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走出去,他们的知识产权在国外也经常遭遇侵权。”中国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办公室处长于晓的话言犹在耳。

  或许,中国企业是时候从被告席上站起来了。

 
  “中国企业与跨国同行竞争时往往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在知识产权问题上老是被告;二是忽略了企业成长要利用知识产权保护自己。”一边是国外行业协会指责中国假冒,另一边中国品牌在海外却频频被抢注。

  “我认为把‘仿造品从中国市场上消失’改为‘从世界市场上消失’比较合适。”

  2005年的3月,日本东京的中日钟表行业交流会上,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的秘书长朱舜华对日方提出的一个提议如此回应。

  会议之前,日方提出一个要求:中日的钟表协会应该制作和散发一份“不生产、不销售、不购买仿造品”的宣传单,宣传单上要有明显的宣传口号———“中日钟表业界在中国市场消除仿制品活动中得到了中国行政部门的广泛合作,仿造品从中国市场上消失是中日钟表业界的共同愿望”。日方同时承诺可以负责宣传单的制作费用,但要在中国举办的钟表展览等相关活动中派发。

  朱舜华当即提出,“在中国市场上消失”的表述不准确,仿造品全球都有,日本也有仿造品。他的修改意见立即得到了中方全体代表的支持。

  直到2005年12月底接受记者采访时,朱舜华仍然感到忧虑。他说,从那次交流会可看出,日本各个行业都在促成针对“中国仿造品”的有关文件出台。

  国外行业协会问“罪”

  中国各行业协会近年来接待的特殊国际访客越来越多。

  据商务部有关人士透露,近四年来,由日本政府直接资助的日本知识产权协会,正想方设法在让各个产业协会与中国对应的行业协会每年召开一次交流会,并一定要加入日方收集的资料以谴责中国市场有严重违反知识产权的行为。日方还通过会议纪要的形式,让“中国的相关行业组织”承认中国市场存在严重知识产权侵权的问题。

  据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人士回忆,2002年,该日本钟表调查团到“中国钟表第一展”进行调查时,中国企业家们立刻感到了日本人的有备而来,“他们收集证据的工作做得非常完整、细致,刚开始我们都不知道如何回应”。

  钟表并不是唯一有此遭遇的中国产业,日本也并非加速组团到中国寻找维权对话的唯一国家。

  深圳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斌透露,近两年欧美以政府资助形式组织各大商会到中国寻找中国高层就知识产权进行对话的现象越来越多,“美国一年最多会来三次”。

  王说,美国医药和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经常与中国国家药监局进行直接对话。然而,王遗憾地说,像这样的高层对话,中国方面除了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代表参与之外,各地企业和商会很难有直接对话的机会。

  “知识产权的纠纷实际上是利益分割之争。”一位不愿意透露身份的深圳某行业协会知识产权委员会负责人表示,日方现在最喜欢挑选在中国的行业展览会上举办“中日知识产权交流年会”,日期总选择在开展的第二和第三天。即使遭到一些展览主办方的拒绝,他们还是想法设法要求中方的相应行业协会来举办,并且主动提出承担会议产生的所有费用。

  “国内的行业组织已经在很多交流会上吃过他们太多的亏。”该负责人说,在完全不知对方会出什么牌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在近年的交流会上常常被日本商会现场出示的各类“侵权”证据所困惑,因为很多东西涉及法律和技术层面,有否侵权需要论证,但日方却就此大张旗鼓地宣传“我们在什么活动中,找到了中国企业多少侵权的事实”。

  他说,随着中国企业近两年在国际市场上份额的增加,在商标注册与外观设计版权上比过去完善许多,能够让外资企业抓到“证据”的机会已经大大下降,日本企业今年以来对中国企业的侵权投诉明显从外观、商标转向零部件制造的专利上。

  中国商标被外商抢注

  对于已经成功占据全球钟表市场80%生产量、30%产值的中国钟表业而言,规模、质量已经不是问题,朱说,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最近感受的一个新危机是外资企业在中国内外进行的“专利封锁”。

  深圳钟表行业协会定期进行专利搜索,最近他们发现,日本一家知名钟表企业已经在中国把“SPORT”(运动)作为商标注册下来了。“SPORT这个词运用非常广,‘运动表’是一种产品的共有名称,很多企业已经要求我们一定要组织大家联合起来,推翻这个商标的合法化,否则将来中国企业随时会被告侵犯商标权。”朱舜华说。

  相似的事情几年亦曾发生过。深圳一家钟表企业老总告诉记者,日本某公司曾将“光动能”注册了商标,而“光动能”同样是一种手表类型的共称,也就是说这个日本公司要把一个产品种类名称变为产品商标。“不知道外商在我们国家注册了多少类似功能性商标,这样诉讼随时会来,而且是当你把企业做大做强时,才会来!”这个老总在电话采访中流露出的是无奈的焦虑!

  “这些商标很早就在中国注册了,但是我们在近年收集知识产权资料过程中才发现。”朱舜华说,日本企业之所以如此步步紧逼,是因为在钟表的三大制造国之争上,瑞士向来走高端市场,与中国没有直接竞争,但是日本厂商则不同,中国近年成长起来的飞亚达、罗西尼、依波、天王表等国产品牌抢夺的正是日本厂商的中档市场。

  但是中国钟表企业对自己的专利保护策略却赶不上市场扩展的速度。朱舜华告诉记者,中国品牌在国外“受害”的情况也很严重,比如深圳“星皇”表、广州“百圣牛”等一批国产二线品牌手表步出国门时,突然发现其商标已经被其海外的代理商在全球数十个国家注册。“要么更改商标,要么高价向对方买下当地的商标权,否则你就永远跟着代理商走。”朱说,估计中国各行各业的品牌都面临同样的困境。

  “中国企业与跨国同行竞争时往往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在知识产权问题上老是被告;二是忽略了企业成长要利用知识产权保护自己。”王斌总结说。

  根据记者了解,一个商标的注册要覆盖全球所需费用是40万元左右,仅以深圳医疗械行业为例,400家制造企业中只有迈瑞、安科一两家稍上规模,其它都是小企业,加之专利意识较弱,有能力对自己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企业并不多。

  “现在我们在全球的份额还只有2%,所以国际纠纷还不多。但随着我们在国际市场份额的增加,未来面临的专利之争也会加剧。”王斌说。(丘慧慧 刘佩)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