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药房欲走出“商标困境”
〖2005-11-29 15:36: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尔尔
“童涵春堂”中药饮片、“雷氏”中成药、“上药”珍珠粉……上海市著名商标中不乏医药产品名牌;说到药房,随便找个上海人也能报上几个名头:童涵春、蔡同德、雷允上、国大、华氏、第一医药……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些耳熟能详的名称很多仅仅是企业名称,而并非商标名。
至今,上海的零售药店超过了2000家,但没有一家拥有自己的服务类著名商标。最近,记者获悉沪上一家知名连锁药房正在申报上海市著名商标,预示着上海零售药企开始注重树立服务品牌了。
利润微薄 被逼创品牌
到今年10月底,上海连锁药房数量为2072家。由于上海药品零售市场竞争激烈,经营利润十分微薄。据医药商业协会统计,2004年,本市药品零售企业1/4保本,1/3出现亏损,而经济药房盈利的不到1/5,上海医药零售企业平均利润率不足1%。
按照国家最新规定,明年起,我国药业必须实行连锁经营,也就是说,那些单干的小药房将不复存在。这对于目前处于艰难经营时期的连锁药业无疑预示着新机会的来临。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顾客在购买药物时首先关心的是药品的质量及药效,其次才考虑价格,而近八成消费者认为知名品牌的药店更放心。
创品牌,成连锁药房发展的必经之路。
商标注册 成药房之痛
上海药房品牌之路遇到的第一障碍是商标问题。卖名牌医药产品的知名大药房,为啥很少有自己的服务类商标?
雷允上是沪上老字号药店中的佼佼者,然而如果你告诉别人去雷允上买药,却往往被内行人问一句:“去哪一个雷允上?”因为历史原因造成雷允上分支太多、主体不明,这影响了它的商标注册,使得名气很响的“雷允上”至今没有注册服务类商标。
沪上另一家零售药房“第一医药”虽然不受历史之累,但“第一医药”四个字却不符合商标法注册的相关规定,注册之路也遭遇尴尬。
品牌之路 服务打头阵
今年7月,上海某知名大药房被推荐申报“上海市著名商标”。据记者了解,此举如果成功,它将成为上海医药零售服务行业第一个上海市著名商标。但对于连锁药房来说,即使注册了服务类商标,但要创出品牌也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一位朋友曾向记者抱怨说,因为胃痛去买胃药,某连锁店的一个年轻女营业员连某某胃药放在哪里都不知道,找了半天,最后一脸无奈地对朋友说:“对不起,我们药店暂时无此种药卖,可能已经卖完了……”类似情况在医药行业并不少见。
卖药要卖出品牌来,还得靠服务打头阵。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上海很多连锁药企在近几年发展中已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如集中招标采购、建立配送中心、实行网络化管理等,已经成为连锁药店品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皇甫萍)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