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撑开“商标保护伞”

〖2005-11-26 8:48: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小鸟
 
    日前,四川阆中市政府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嘉陵第一江山”、“风水古城”两个旅游服务商标;市西山风景区管理局委托申请注册的5个有关“三国文化”的系列旅游服务商标已获批准……景点名称、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等作为旅游产业中蕴含巨大商业价值的无形资产,已经受到各地政府和旅游开发商的高度重视。

  南充获“三国文化节”专用权

  2004年5月21日,市西山风景区管理局成功注册了“三国文化广场”、“三国文化节”、“三国文化源”、“万卷楼”等5个有关“三国文化”的系列旅游服务商标。

  “南充作为陈寿的故乡和‘三国文化’的发源地,成功注册‘三国文化’系列旅游服务商标意义重大。”市西山风景区管理局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拥有“三国文化”等商标后,南充便获取了“三国文化节”的专用权,今后任何地方举办以“三国文化节”命名的节日及相关宣传,都必须征得南充方面的同意。

  记者在阆中市工商局了解到,近两年来,各县(市)、区保护本地旅游资源的意识日益增强,仅阆中市就注册旅游方面的商标27件。目前,“凌云山”、“相如故里”、“天下稀”等旅游商标也正在申请注册中。

  旅游商标蕴藏巨大商机

  注册了“三国文化”系列旅游服务商标后,市西山风景区管理局又有了另一番“打算”:把市西山景区建成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知名旅游品牌。投资1000多万元,在玉屏公园至开汉楼之间长达5公里的山腰上,开工建设“三国文化长廊”;在玉屏公园修建三国文化广场,并在山顶建设雕塑、回廊等。市西山风景区管理局拟于明年举办“三国文化节”,邀请海内外三国文化研究专家开展一次学术研讨会,与全国“三国文化”的著名景区联合推出各自的特色旅游,开发“三国文化”系列旅游产品等。

  目前,蓬安县利用“相如故里”的旅游品牌,加快开发以嘉陵江黄金水域为主线的“相如风景名胜观光带”景点。该县在发掘利溪两河塘、河舒小乐山千佛岩、锦屏古镇等古迹的同时,精心构筑以“一城、两电、四点”为核心的旅游景观,全力把蓬安建成具有较高品位的商贸旅游旺县。

  “旅游商标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其蕴藏的含金量是不可估量的。”阆中市副市长郭宗海分析说,随着旅游市场的日趋成熟,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景区企业会由价格战转向品牌战。景区要发展,就必须重视品牌效应,这是必然趋势,应该及早取得这一“保护伞”,使景区知名度日渐提高。而若以景区的名字贯名,势必给他们所开发的旅游土特产品以及其他产品带来极高的商业价值。(记者 粟玉萍)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