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上海了解到,南京一家商标事务所的8个食品类商标拍卖总底价竟高达3000多万,这些商标有“领跑”32类, “搏乐”32类,“江海精英”33类,“舍我其谁”33类,“润缘”33类等。这些商标将于本月29日在上海参加由上海联合拍卖有限公司举办的国内首届商标专场拍卖会,其中一直被业内看好的“领跑”32类(饮料类)商标,拍卖底价竟达到2008万。
记者联系到了“领跑”的主人,南京××商标事务所所长吴先生,此人便是去年在酒界刮起一股“韧”文化旋风的“商标狂人”。与记者的交谈中,吴告诉记者,“领跑”极容易让人联想 到时尚与动感、体育与拼搏、热情与开放的现代精神面貌,并且广泛见著于各种媒体,具有很高的社会认知度和美誉度。对于功能型饮料风靡市场,迅速发展壮大并与传统饮料抗衡,是因为其将奥运精神中运动与健康、时尚与休闲联系在一起,赢得了饮料市场主力消费者---年轻人的青睐,“领跑”意涵奥运精神中梦幻、时尚、健康、流行,针对部分饮料企业存在品牌老化、档次不高、缺少时代感等缺憾,“领跑”将是企业打造新品的一张“王牌”。2008万的价格更是寓意2008北京奥运会中华民族将领跑世界、展现国人实力、扬眉吐气的时刻,同时也是“领跑”饮料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良好契机。
采访中,记者还得知,自从“领跑”商标转让公开以来,已有好几家公司与吴接洽过,均表示出对“领跑”的兴趣,目前吴正在与四川的一家公司洽谈“领跑”商标的合作事宜,如果双方合作成功的话,预计每年该商标的使用费将是一笔可观的数目。“拿到上海去拍卖,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领跑’,同时也掂掂‘领跑’的份量”吴自信地对记者说。
随着“领跑”喊出2008万的天价,社会上褒贬之声也随之四起。有人认为,商标投资更是“投机”,商标职业人拿着商标漫天要价,动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价格,让一般企业无法承受,不应该提倡。但同时也有人认为,这种现象正反映了人们对商标意识的增强,只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只要不是恶意抢注,这种商业行为就有其存在的道理和其合法性。
有专家认为,商标属于无形资产,价值不太好衡量,因而其买卖存在一定的难题,最关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商标都能带来效益,必须要有好的创意,且经过精心策划。他同时表示,“领跑”创意性强、好传播、便于挖掘,是一个难得的好商标,如果项目运作得当,相信很快就能为企业带来几千万甚至上亿的经济效益。
我们也希望在未来巨大的食品市场中有“领跑”的一席之地,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