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直面“中国铜都”商标争夺战

〖2005-11-21 19:18: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尔尔
 
    2004年11月,德兴市政府以市项目引资办公室为申请人,先后在10大类,100多种商品及服务项目上向国家商标总局集中申请注册“中国铜都”商标。安徽铜陵市政府获悉有关情况进行评估后认为,德兴市的行为对铜陵市的招商引资和城市形象带来不利影响。铜陵市政府高度重视,并指示市政府法制办与市工商局积极应对。今年8月,铜陵专门派出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为组长的考察组到德兴进行考察,了解德兴的发展,考察德兴的铜文化以及注册“中国铜都”品牌相关情况。

    德兴成功注册“中国铜都”商标

    自古以来,德兴就是中国的铜矿采冶基地之一,其采选历史可追溯到唐朝,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北宋湿法炼铜鼻祖德兴人张潜所著的《浸铜要略》就是在德兴总结而成。德兴素有“金山、银城、铜都”之美誉,境内现探明有开采价值的铜金属储量达900多万吨,地上地下有着丰富的古矿冶遗址和文物,还有着亚洲第一大铜矿——德兴铜矿。德兴人民更是在这片沃土上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了一次又一次辉煌,让铜文化在德兴人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正是凭借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德兴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弘扬铜业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用发展的战略眼光,审时度势,抢得先机,适时提出了打造“中国铜都”品牌。

    2004年4月,德兴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大打品牌战略,拨出专款5万余元向中国工商行政总局申报注册“中国铜都”商标,商标涉及有色金属、冶炼加工、旅游娱乐等10大类100多种产品,发起了打造“中国铜都”的攻坚战。2004年11月“中国铜都”商标申报成功,涉及的7大类商品注册已经下达到位,100余种商标使用权的成功注册受到法律保护。

    安徽铜陵震动巨大打响保卫战

    德兴成功注册了“中国铜都”商标后,在有“铜都”别称的安徽铜陵市产生巨大震动,引发了当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讨论。该市政府高度重视,认为“铜都”理应属于铜陵,于是提出了打“铜都”商标保卫战的口号。铜陵市政府法制办认为:“首先,‘铜都’是铜陵市的代称,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具有深厚的铜文化历史渊源。‘铜都’是属于铜陵市人民的精神财富,理应受到尊重和保护。其次,‘铜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铜陵市人民经过艰苦努力创造的,理应享有正当和完整的所有权权益。”铜陵市政府认为其不仅在旅游资源上下工夫,在开辟市内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的同时,还利用周边的旅游胜地来加速该市的交通事业发展,尤其着重宣传“铜都”的品牌效应,多次举办“青铜文化节”。经过多年的努力,“铜都”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铜都”的品牌效应在铜陵市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正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安徽中邦商标事务所孙淑娟说,铜陵市目前已通过该所向德兴市申报的第43类和39类提出异议,恳请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驳回德兴市项目引资办公室的申请,维护铜陵市人民的精神文化遗产的财富所有权。同时,准备在公共服务领域申请注册“生态山水铜都”商标。铜陵市政府在积极应对“铜都”商标之争的同时,要求该市企业积极行动起来,在自己的经营范围内也申请商标,使企业申报和城市品牌结合起来。 

    德兴让“中国铜都”品牌更闪亮

    铜陵市透出了咄咄逼人的争夺“铜都”商标的态势。为此,已向国家商标总局成功注册“中国铜都”商标的德兴市,直面“铜都”商标争夺战,毫不犹豫的继续打造德兴的铜都文化,做靓德兴的铜都品牌。

    该市依托德兴铜矿世界级露天矿山古文化和现代采掘业资源,着力打造“中国铜都”和“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突出泗洲镇以铜为特色的工业游,建设中国唯一铜矿文化的工业旅游精品专线。同时,该市在花桥镇建成了以黄金是怎样炼成的为中心的“金”旅游,在银城镇建立了以采银遗址为中心的“银”旅游。目前,“铜都”旅游热已声名远扬,今年到目前为止来该市的旅游人数达5万人次。

    为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去年,德兴市评选出了古代铜冶炼技术的先驱张潜等德兴市十大历史名人,并在德兴一中新校区雕塑铜像,将德兴的“铜”文物亮相于世人面前。今年6月份,“中国铜都”德兴还迎来了中国东方白马书画院的8位国内知名书画家,挥毫泼墨、点染丹青,为该市打造铜都文化再添浓重一笔,更向全国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中国铜都”形象。该市目前还拟组织编印一套德兴铜文化丛书和召开铜文化研究交流会,组织音乐工作者创作了《中国铜都之歌》,还将修建铜都博物馆、铜都青少年宫等一批代表性建筑,营造一个浓厚的铜文化氛围。(张 化 王宗华)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