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联”投诉“肉联”侵权 200多业户涉嫌打擦边球卖肉

〖2005-11-16 8:21: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小鸟
 
    因“青岛肉联股份有限公司”的店门头和自己的店门头整体一致,11月14日上午,青岛青联股份有限公司向市工商局递交了投诉状,请求协助打假,保护其公司的商标权,目前,工商部门已经对此立案调查。 

   “肉联”“青联”难以分辨 

   “市场上有很多‘肉联’的食品摊,它们跟‘青联’是什么关系啊?”日前,家住云南路附近的市民李先生向记者反映了此事。记者调查发现,李先生反映的这些“肉联”摊位有的与“青联”的店门头整体一致,只是将其中的“青联”改成“肉联”,有的则将公司的名称改成“青岛肉联股份有限公司”。而许多市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都以为“肉联”和“青联”是一家的,平时很少仔细辨认。 

   “青联”投诉要求打假 

    11月14日上午,青岛青联股份有限公司向市工商局商标管理处投诉了“肉联”和假冒“青联”的摊位,请求协助打假。该公司销售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青岛市场上正规“青联”销售摊点有200个左右,而各种类型的“肉联”和未经许可擅自挂牌的业户也超过 200个,对“青联”食品的消费市场形成了蚕食之势。 

   “肉联”涉嫌商标侵权 

    经市工商局调查,“青岛肉联股份有限公司”名称根本没有在市工商局注册,也没有“肉联”的注册商标,而且很多业户擅自对“青联”的注册商标和样本门头图形中的个别字进行更改,已经涉嫌商标侵权。根据有关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肉联”一词源于“青联” 

    据青岛青联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在1992年8月之前的名字就叫“青岛肉类联合加工厂”,简称“肉联”,而且青岛仅此一家。1992年8月以后,公司更名为“青岛市肉类食品集团公司”,1998年改制为“青岛青联股份有限公司”。因此,该负责人认为,“肉联”一词的来源也是“青联”。 (记者 刘建)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