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CN”流失海外详解
〖2005-10-26 8:47: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小鸟
“端午节”网上中文门牌号突然流失海外。日前,就在联合国即将于11月公布申遗结果的前夕,域名注册机构创联万网国际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传出消息,“端午节”突遭韩流侵袭,韩国某公司秘密出击,抢先将“端午节.CN”这一中文域名收入囊中。笔者查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 IC)w h o is(域名查询系统)发现,“端午节.CN”已经于2005年10月13日被注,注册者信息显示为“Y un H ee C o,In c,R.O.K.”,系属韩国企业,注册时间为一年。
而就在近日,苏州也正式就端午节、苏州评弹向文化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岳阳、湖北秭归等省市激烈反应,纷纷抢夺端午节的归属权。
其实,端午节之争早已远远超出国内纷争的范围。去年端午节时,媒体爆出韩国率先申请“端午节”为该国文化遗产的消息,激起我国民众激烈反响,各大媒体和网络论坛都响彻保护“端午节”、“遗”什么不能“遗”传统的呼声,日渐被冷落的传统节日、传统文化得到了近来少有的全民关注。最终,韩国称其申请的只是“江陵端午祭”而非“端午节”,并提出由中韩共同申遗的解决方案。
今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最终决定是否批准韩国申遗的请求。韩国公司抢在结果公布之前注册“端午节.CN”这一中文域名,意味着韩国率先占据了“端午节”这一传统文化品牌在互联网上的阵地;不管联合国最终公布情况如何,在互联网上,“端午节.CN”将指向韩国网站而不是中国。面对传统文化再度遭遇流失危机,来自民俗、法律、互联网等各界专家纷纷倡议必须提前、全面保护。
韩流汹涌,民俗学者呼吁全面保护
去年抢先申请端午节文化遗产保护,今年又突然注册端午节.CN,种种迹象表明,韩国对我国的文化战略已不止输出影视剧、电子游戏等等那么简单。此前有香港专家在分析《大长今》热播的情况时指出,韩国大有通过类似《大长今》等文化产品来与中国争夺儒家文化正统地位的味道。即便专家所言过激,韩国抓住中韩文化的同源性推广文化产品,的确是韩流得以在我国大行其道的重要因素之一。以至于韩国媒体已出现“以中国文化打败中国人”、“以中国文化开拓中国市场”的言论。
与韩国对文化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广输出相反,长期以来为五千年文化传统而骄傲,一向以先进的文化输出国自居的中国,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传统文化流失的情况却日益严重,文化输出更长期呈现“逆差”。以端午节为例,这个传统节日正日渐被商家“瘦身”而为“粽子节”。
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后人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必须高度重视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去年端午节之争时民俗学者就指出:韩国抢先申遗正是对我国文化流失严重的一次重击。并疾呼,端午节的历史背景、节日民俗和端午节。
三个字本身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文化整体,必须全面保护,缺一不可。不但要尽早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提前注册中文域名、更要全民行动珍惜和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然而我国有关部门未先行保护中文域名“端午节.CN”,导致韩国公司抢注成功,有可能导致又一次文化遗产流失危机。
韩国抢注“端午节.CN”是否合法?
有读者质疑,对端午节这一类带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特殊词汇有关部门为什么没有提前进行保护?韩国抢注“端午节.CN”是否合法?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为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可以对部分保留字进行必要保护,报信息产业部备案后施行。据此,我国域名注册的管理机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对重要域名进行了预留性保护时,主要针对涉及到国家利益和公众权益的域名,如政府机构和地域词汇。而像“端午节”这种约定俗成的节日名称,没有明确的归属,虽然带有一定的公众权益色彩,但仍然是允许自由使用的范畴,从规定上来说,端午节.CN这个域名是不属于预留的范畴的。
同时,笔者就此走访了相关法律专家。
专家介绍:首先,从法律角度看,对于端午节这一类词汇而言,目前尚没有法律给予明确保护,不属于限制注册的范围。同时,域名注册依循的是先注先得的原则,韩国公司注册“端午节.CN”从法律角度来说,并不违法。“端午节.CN”的被抢注,更提醒我们不仅要保护传统文化品牌的现实商标权,也应该保护其在网络世界的专属权,从保护公众利益的角度出发,抢先注册是最好的办法。
保护文化遗产,中文域名不可缺失
针对此次韩国公司抢注端午节中文域名的情况,互联网域名专家也从专业角度指出,由于中文域名具有民族化、本土化特性及巨大的发展潜力,对于保护和宣传类似“端午节”等中华文化品牌具有明显优势。现遭韩国公司抢注,对我国保护和发扬中华文化都将造成极大阻碍。
首先,中文作为互联网上的第二大语言,全球已经有超过1.3亿的网民使用中文上网,中文上网必将全面实现。而中文域名正以中文为载体,简单明确,方便华人记忆和使用。在华人遍布全球的现代社会,用中文域名为传统文化标上互联网的“中文门牌号”,不仅方便全球华人共享传统文化资源,对提高民族凝聚力,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如我国能率先保护端午节的中文域名,以“端午节.CN”建立一个有关端午节的中文官方网站,将实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比拼音或英文的域名更能凸显端午节的中华传统节日特点。以此类推,包括中秋节、春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甚至京剧等国粹,以及具有浓郁传统文化的中华老字号都可以借助中文域名建立网上文化品牌和宣传平台,更进一步打造而为中华文化网络体系。然而,现在这些中文域名都分散在不同投资者手中,“端午节.CN”遭韩国抢注,正向国人示警,中华文化在互联网上阵地缺失严重。
同时,中文域名作为新一代互联网地址,和.com、.cn域名一样具有独一无二性和不可再生性。现在“端午节.CN”遭韩国抢注,意味着不管韩国能否申遗成功,在网络世界中,“端午节.CN”属于韩国,中国失去了端午节在互联网上的使用权。端午节.CN的流失对于那些中华老字号来说,也是一个警示:不重视国外的文化攻略,就会在家门口吃亏。依此类推,中国企业在奋力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及时保护自己的网上品牌,惟其如此,才能在21世纪这个文化经济时代,让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并带来商业价值。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