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打造种猪航母
〖2005-10-11 8:36: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小鸟
顺义区是全国知名的畜牧生产大区,近几年,他们紧紧抓住全国生猪市场看好的良好机遇,重点实施种猪产业化工程,种猪场由原来的两个发展到21个,种猪年生产能力由两万头增加到20万头,初步形成了由2个原种猪场、19个祖代种猪场、180个父母代猪场为载体的种猪生产繁育体系。2004年出栏种猪19.5万头,实现销售收入3.51亿元,纯收入1.8亿元,种猪销售网络覆盖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顺义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种猪制售基地。为了提高顺义种猪知名度,自2001年起,顺义区已成功举办四届全国种猪推介活动,顺义种猪以其优良的生产性能摘得国内多项桂冠,抢占了全国种猪市场的制高点。2004年8月,顺义区完成“中顺”种猪商标注册,成为京郊畜牧业第一个区域性品牌。“中顺”种猪预计到2010年出栏将达到30万头。
依托首都各科研院所的科技优势,1999年顺义区启动了“百名农业专家兴顺工程”,他们聘请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和北京农科院十几位畜牧专家参与种猪产业化工程建设。在猪场改扩建方面,按照已故全国养猪专家黄德品教授设计的“千头祖代种猪场建设方案”,完成了现有种猪场的改造和新场建设的任务,满足了现代化种猪生产工艺的各项要求,形成了科学、统一、标准的种猪场建筑格局。在种猪的选育上,中国农大的陈清明、李素芬、王爱国、王楚端等专家教授长期指导顺义区种猪选育工作,其中在小店原种猪场进行的“英系大白猪父系的选育”课题取得阶段性成果,达到100公斤体重平均日龄152天,料肉比2.67∶1,日增重896克,胴体瘦肉率64%的显著成果。同时,区政府投资600余万元建立了国内一流的北京顺义种猪性能测定站(北京种猪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装备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种猪性能测定设备,同时聘请7名专家教授组成顾问组,直接参与种猪性能测定方案、测定规程、测定标准的制定和测定结果的评审工作,确保种猪性能测定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客观性,推动了种猪整体水平的提高。
在种猪场经营管理上全部采用计算机软件管理。种猪生产信息输入到电脑后,管理系统会自动生成各种分析报表,实现了人工管理向微机管理方式的转变,并结合种猪场验收达标工作,建立健全了各项技术档案,每头种猪的三代系谱和双亲的生产性能、繁殖性能都登记在案,为种猪的选育提高和对外销售提供了科学的选择依据。
引进推广优良品种,世界上最优秀的种猪云集顺义。他们先后从英国、美国、法国、比利时等国家引进优良种猪3000余头,从国内引进优良种猪7000余头,为种猪生产繁育奠定了基础。大白、长白、杜洛克、皮特兰是该区种猪场的当家品种,这些品种增重快、瘦肉率高,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优良品种。经过近几年的科学培育,日增重、料肉比、胴体瘦肉率等主要指标均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时,他们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在农户中进行良种推广,从而使良种资源得到普遍利用,良种普及率达到100%。
加强科技培训,举办多种形式、多层次的科技培训班20余次,培训人次2500人次。培训内容涉及种猪饲养管理、遗传育种、杂交组合、疫病防治、饲料配比、微机操作等各个方面,生产管理人员的素质全面提升。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