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市场不是靠“傍”出来的
〖2005-10-2 14:15: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尔尔
近日,成都市工商局执法人员对成都市一些服装经销商依法进行检查时发现,一些不法经营者"傍名牌"现象突出:竟有近二十家图案设计类似、名称雷同的"啄木鸟"服饰在在成都市场上销售。据查,除一家正宗"啄木鸟"之外,其余的"啄木鸟"经销商都是在利用"啄木鸟"的品牌销售打着"ZMNFSPJ" "NZNIAO" "PLOVER"等品牌的服饰,甚至有的商家竟然还公然打出"某某市啄木鸟服饰有限公司"企业的名称。
为维护企业正当权益,作为"啄木鸟" 品牌持有人,香港七好(集团)有限公司不得不派出法务部的工作人员赴成都打击"傍啄者"。而类似"啄木鸟"这样被不法商家"傍"的现象和品牌在我国其他一些地方业屡见不鲜。不久前,在浙江省某县,工商部门对该县3家涉嫌"傍名牌"的服装店进行了查处发现,这些商家在价格标牌上隐去了生产厂家的真实名称,而是直接标上"老人头""啄木鸟""花花公子""华伦天奴"等字样。
一些业内人士透露,"傍名牌"的手法就是在申请注册到一个图形商标后,再到这些名牌注册地以外的地方注册以国际知名品牌为字号的空壳企业,而后委托一些小服装企业加工生产,并在服装铭牌上标明"商标持有人"为与国际知名品牌极易混淆的公司名称,同时在店面装饰上直接使用一些国际知名品牌特有的品牌标志,达到移花接木,误导消费者的目的。
作为服饰的经营者,一些经销商在明知这些国际知名品牌商标在行业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仍在店面招牌上突出使用带有这些品牌字样的企业名称,在市场上制造混淆,造成了广大消费者的误认误购,显然是具有明显的不正当利用他人商誉的用意,这业正是这些商家"傍名牌"的真正意图所在。但殊不知,这种行为严重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企业权利人在先权利,扰乱了社会市场经济秩序,严重侵犯了品牌所有人和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随着我国法制的健全和市场经济深入人心,这种"傍名牌"的不法行为本应该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才对,但是这种现象却在一些地方大行其道。原因就在于,这些地方的官员们认为只要没人投诉,对此现象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免得过分打击反伤自己辖区内的市场商气。殊不知,市场不是靠"傍"出来,没有良好秩序的维护、没有知名品牌的进入,任何市场必然走向没落和衰微。
又到了国庆黄金大假的时候,"大假"之所以"黄金"就在于其具有巨大商机和商气,而此时也正是那些不法商家"傍名牌"发小财的最佳时机,各地的工商执法人员一定要清楚,市场不能靠"傍"出来、业不能有任何"傍"的行为,因为市场不会容忍任何违反其规则的事情发生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