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名被疯狂抢注成商标

〖2005-9-28 10:21: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尔尔
 
    南京市天道商标事务所对抢注南京高校名称情况所做的专项调查表明:抢注者并不是简单地把高校的全名注册成商标,而是抢注它们约定俗成的简称。比如,南京大学的简称是“南大”,东南大学的简称是“东大”,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简称是“南航”……。
    该所所长蔡凯告诉记者,南京目前共有60多所高校,但注册商标数却很少。抢注商标的数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到去年年底为止,“东大”和“南大”分别被注成65件和21件商标。另外,“南航”、“南林”和“南农”的商标注册量也都在10件以上。“南林大”也被江都一家生物技术公司抢注成了商标。
    在调查中发现,全国很多知名高校的名称都纷纷被抢注。以清华大学为例,直接以“清华”命名的商标就有33个,分别在第5、6、7、9、10等类别上注册,除了涉及各种电子产品外,还有膏药、挂锁、切割机等等。与清华相关或近似的商标更是不胜枚举。仅在第9类——电子产品上注册的与清华相关的商标多达63个,比如清华高科、清华卓信、清华万得莱等等。而且,这些商标中有很多都是以个人名义注册的,和清华大学没有任何联系。
    “北大”商标注册数量一点也不比“清华”少,虽然大部分申请人都是北京大学,但是其他企业还是在第6、8、25、26等类别上注册了“北大”商标。产品涉及防盗门、皮衣服装、糖果等。
  
    高校的名称为何受到抢注者如此“青睐”呢?蔡凯所长认为,知名高校的人文资源和教育科技资源非常雄厚,其号召力和美誉度是显而易见的。一些大学不但有知名度,而且还代表强大的科研力量,比如“清华”、“南航”等等。企业使用这样的商标,不管是用在产品上,还是用在服务上,都会使消费者误以为该产品、服务与知名高校之间有某种联系,有助于产品和服务的知名度的提升。
    “据我所知,目前全国高校都提高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一些高校为了防止校名遭到抢注,陆续申请注册商标。浙江大学2002年申请注册了全部45个大类180个商标。”蔡所长告诉记者,“目前,南京一些高校也正在申请注册商标,掀起了一场‘校名保卫战’。”
  
    高校应加强商标保护意识,如果高校名称被人抢注成商标,高校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呢?北京律师协会商标法专业委员会主任马翔主任认为,高校的校名是提供教育服务的单位的名称。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校的名称,不管注册还是不注册,都是一种商标。“商标分为注册商标和未注册商标。一些知名高校的商标没有注册,但该名称已经使用很长时间,并且有很高的知名度,达到‘驰名’的程度。这些大学可以依据自己在‘教育’上‘使用在先’的权利,来阻止别人注册。但是抢注人在与教育无关的其他类别上注册,没有把自己名称注册成商标的高校对此就无能为力了。所以,高校要保护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去注册商标。”
    马主任说:“高校发现自己的校名被抢注,在异议期内,可以提出异议。即使错过了异议期,在商标开始使用5年内,还可以依据《商标法》第41条的规定,提出争议。即使失败,高校还可以提出复审;复审不成,还可以进行行政诉讼。如果高校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与抢注行为斗争到底,就可以避免自己的校名被抢注。”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