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品牌何以“剃头挑子一头热”

〖2005-9-26 9:43: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尔尔
 
   “如果早点注册,就能以自己企业的名字为商标打品牌了!”最近刚拿到商标的嘉兴市南桥箱包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昌培在回忆企业的创牌之路时这样说道。 

  平湖南桥箱包有限公司是平湖箱包业的龙头企业,以外贸接单生产为主,产品打的都是别人的牌子。也正因为如此,企业经营者一直对创牌无动于衷。一次,一个客户在与企业签订4个集装箱的产品订单时,并未指定商标,允许企业自打品牌。于是,企业把名字中的“南桥”两字打在了这批产品上,结果产生了良好的效应。这件事改变了企业经营者常规思路,决定注册“南桥”商标,可此时这一商标早被平湖另一家箱包企业抢注,企业为此不得不改注其他商标。“其实我们早就上门动员过南桥箱包有限公司注册商标,可企业经营者觉得做外贸比较稳定,创牌有一定风险,没有必要。”市工商局商广科科长冯其根告诉记者,我市以外贸加工为主的产业特征,决定了许多企业都有类似的想法,由此导致这样一种令人尴尬的现象:政府部门担心无牌影响平湖区域经济发展,鼓励企业创牌;而企业却长期处于一种自我满足状态,对创牌表现冷淡。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激励政策,当年新获得中国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省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嘉兴市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的企业,市财政分别给予100万元、10万元、2万元的奖励,可至今,却无一企业拿到政府百万大奖。 

  导致“一头热”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的品牌意识淡薄,安于现状,缺乏危机意识。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卖一件衣服,平湖大部分企业认为赚到10块钱加工费就可以了,可宁波、温州的企业考虑的却是如何赚得更多更容易,从而激发他们以创牌追求产品的更大附加值,这也是宁波、温州能有那么多名牌的关键所在。除此之外,一些企业错将品牌力等同于销售力,一味依靠广告、促销、价格战来赢得市场。还有一些企业把品牌优势与生产力割离开来,认为创品牌与效益无关,只要产品质量好、价格低,就能在市场立足。事实上,品牌力就是核心生产力。这次,欧美对中国纺织品配额的诸多设限,就让平湖许多贴牌加工企业吃尽了苦头,同时激发了企业加快转型、实施品牌战略的紧迫感。 

  “没有品牌的竞争是无力的竞争,没有品牌的市场是脆弱的市场。我们许多企业连商标都没有,又怎样来赢取市场、怎样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呢?”市工商局副局长褚卫国认为,企业的创牌原动力在于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当他们意识到创牌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时,就会自觉去创牌。这一点已在我市不少企业中得到印证。平湖市来欢鸟服饰有限公司原本是个专做服装加工生意的小企业。1998年到2000年间,随着服装加工利润逐年降低,企业意识到单纯依靠接单生产发展有限,只有创建自己的品牌才是长久之计。于是,企业注册了“海派纯鸟”商标,开始了创牌之路,并取得了成功。今年6月,企业在平湖设立了第一家“海派纯鸟”专卖店,产品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事实表明,在“平湖制造”走向“平湖创造”的过程中,企业增强创牌意识、主动出击是关键。政府部门在于加强引导和扶持,为“创牌运动”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浓厚的氛围。显然,只有政企合力,坚持正确的品牌运作方式,才能创出属于自己的品牌,为企业注入全新的活力。 

  记者手记:平湖经济依赖贴牌生产辉煌了20年,而今,品牌的召唤给平湖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一些企业家或许已经领悟:为何我的产品看起来不差,但价格卖不高?原因就在于产品少了那枚值钱的标牌。值得欣喜的是,记者在采访中已经感受到社会各界对于品牌的重视。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都意识到品牌意味着高品质,而这正是新产品价值的衡量手段。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