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制造”欲借品牌基地整体崛起

〖2005-9-19 10:21: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尔尔
 
    今年10月,海宁中国皮革城将启用新城。在前期的招商过程中,新城特意设立了品牌“门槛”:把皮革服装品牌的自主性以及知名度列入招商的计分体系中,按照全国驰名商标、“十大真皮衣王”、省著名商标、市著名商标等由高到低打分,每个品牌的最后得分将决定其挑选铺位的先后顺序。

    “皮革城不仅是海宁皮革服装的销售部,它还越来越向一个皮革服装营销中心转变。”海宁中国皮革城管委会副主任李宗荣对记者说,长期以来,皮革城就是孵化海宁皮革服装品牌的基地,许多全国知名品牌如“雪豹”、“蒙奴”、“白领氏”等都是由皮革城走向全国、全球市场的,“因此,我们招商十分注重自主品牌的培育,在入驻合同中一律写明所经营的品牌,并将这些品牌的实物统一陈列展示,绝不允许仿牌、冒牌。”

    事实上,作为我市唯一一个省级专业商标品牌基地的海宁市皮革品牌基地的这一做法,正是近年来我市“全力发挥品牌基地作用,力争用品牌带动产业,用产业做大品牌”这一壮大品牌经济指导思想的集中体现。

    据了解,为了发展壮大品牌经济,让“嘉兴制造”插上品牌的翅膀,我市2003年就出台了《关于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若干政策意见》,今年又接连出台《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工商局关于嘉兴市2005至2007年商标品牌工程实施规划的通知》等文件,以一系列政策利好,鼓励企业提高品牌意识,走品牌发展之路。而市工商局也适时推出了“催生”企业品牌的十大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设立濮院羊毛衫、王店小家电、凤桥水蜜桃、嘉善木业、平湖童车等20个商标品牌基地,用几乎是为嘉兴块状特色经济量身定做的独特模式,集聚我市中小企业的优势,创造整体的品牌效应。

    近日,记者走访了正在建设和完善中的我市许多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发现在规模普遍较小的企业群体中推出品牌基地概念,确实为处于起步阶段和创牌阶段的中小企业增加了无形的附加值,有利于企业信息、成本资源的共享。像海宁皮革、濮院羊毛衫、王店小家电等品牌基地,已开始显现出当地在发展块状特色经济时,通过发挥品牌基地的作用,走上了用品牌带动产业,用产业做大品牌的道路。

    在采访中,一些企业主对实施品牌基地建设仍有不少顾虑,他们认为这是要扼杀企业的品牌个性,而把整个产业基地用一个品牌同化掉。

    对此,桐乡市市长助理、濮院羊毛衫市场管委会主任沈济贤认为,区域品牌与企业个体品牌是相辅相成的,区域品牌是由相当多的个体品牌所支撑起来的,而个体品牌的打造,则会引领整个区域品牌的发展。

    据介绍,已走过17个年头的濮院羊毛衫市场,每年的毛针织品产销量已达3亿件,占全国的一半,濮院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针织服装代名词。而濮院也是国际品牌的聚集地,目前在市场内经营的针织服装商标有1000多个,其中驰名商标20多个,省著名商标50多个。至关重要的是,通过濮院羊毛衫市场这个品牌“孵化器”,桐乡当地涌现出了一批全国知名的品牌,如“兔皇”、“褚老大”、“浅秋”、“雪中花”等。

    “企业是创牌的主体,在品牌意识不发达、品牌建设不完善的情况下,必须要从改变企业的观念开始,而让企业改变的原动力只有经济利益。”沈济贤认为,通过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建设,还能让企业了解到无牌之痛和有牌之利,从而直接提高企业的品牌意识,积极投身创牌队列,“品牌基地建设只会让龙头品牌一个个冒出来,而不会湮没品牌的个性。”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