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战略成就我国出口企业光荣与梦想
〖2005-9-19 8:43: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小成
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了解到,"中国名牌产品暨中国世界名牌产品表彰大会"日前在京拉开帷幕。会上,公布了首批中国世界名牌产品名单和2005年中国名牌产品名单,此举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中国有了自己的世界名牌据介绍,今年,国家质检总局授权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名牌产品中,开展了首次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的评价工作。经过企业自愿申请,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资料评价和现场评审,初选名单向社会公示,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审议通过,最终确定海尔集团公司生产的海尔牌电冰箱和洗衣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程控交换机为2005年中国世界名牌产品。中国从此有了自己的世界名牌。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中国名牌产品评价工作出现了几大特点:第一,申报量大大增加。共收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的657家企业724个产品的申报材料,评价目录比去年增加近一倍;第二,增强了评价工作的透明度和监督力度。同时,首次向申报企业印发了《申报中国名牌产品告知书》,公开向企业告知中国名牌产品评价的有关程序、规则、评价基本方法、专家组成方式等;第三,统一申报资料格式,实行网上申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申报资料的规范性、准确性;第四,国家质检总局今年首次对食品等涉及健康、安全的产品以及复评的产品统一安排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如有不合格,取消评价资格;第五,强调了评价纪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定并发布了《中国名牌产品评价工作″十严禁″规定》,进一步规范了名牌评价工作。
据国家质检总局官员介绍,2005年中国名牌产品评价体现了以下原则:第一,产品关系国计民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行业整体规模较大;第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第三,行业集中度较高,主要企业的产品市场占有率较大,具有较高的顾客满意程度和品牌知名度;第四,对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优先考虑;第五,鼓励″外向型″发展,对以自主品牌出口创汇和替代进口的产品适当倾斜。
世界名牌是中国名牌发展的必然中国名牌产品评价五年来,共有161类产品列入评价目录,925个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目前,我国拥有一百七十万个品牌,与美国不相上下,但在世界上可以让人提得起、记得住的名牌却少之又少。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品牌数量与名牌数量极不匹配。因此,有识之士纷纷呼吁,中国应该有自己的世界名牌。而在此前,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先生"中国不必有自己的汽车自主品牌"的言论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人们也在思考,中国产品到底需不需要有自己的世界名牌呢?
国家质检总局质量管理司司长孙波说的好,中国名牌产品是争创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的基础,世界名牌是中国名牌发展的必然。我们希望借助扩大中国名牌产品的影响力,进一步集聚资源和各种生产要素,实现技术进步,在推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生产方式的同时,推动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推动中国名牌产品进一步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名牌。
孙波认为,推出世界名牌,对国家而言,意义十分重大。可以说,它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实现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关系到整个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的未来。
的确,早在90年代初,小平同志就说过:″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出我们中国自己的名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我们必须与国外的大公司,大品牌展开同台竞争。但由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起步较晚,技术水平和品牌竞争力与发达国家比都有较大差距,我国的生产还主要属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因此,加快技术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的步伐就显得格外迫切。
孙波表示,评价世界名牌,鼓励企业争创世界名牌,就是为了我国的产品在国际竞争中获胜。至少可以这样说,推出世界名牌是我国现阶段采取的一种特别扶持措施,它产生于我国的世界知名品牌较少但又不得不与国外品牌进行竞争这样一种实际情况,是符合当前国情的。
我们离世界名牌还有多远据了解,"中国世界名牌产品"评价工作坚持企业自愿申请,不增加企业负担,不向企业收取任何费用的原则,每年进行一次。参评对象的前提条件必须是中国名牌产品。该称号为年度表彰,不设有效期。然而,记者了解到,有的城市的企业已基本具备了申请条件,但却无一家申请。企业的说法是"条件太高,可望而不可即"。
的确,"中国世界名牌产品"评价设置了很高的门槛,但事实上仍然有那么多的企业参加评选,他们凭借的不止是过硬的产品质量,具有国际化的意识应该是它们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名牌就意味着高品质、高价格、高利润。据联合国工业计划署最近统计,世界名牌占全球品牌不到3%,销售额却占到了全球的五成左右。从更高层次上说,名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实力的重要表征,可以带动整个国家经济的腾飞,没有世界名牌就没有现代化的经济强国。中国并不缺少品牌,可为什么在国际上就没有一大批叫得响的世界名牌?中国品牌缺什么?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我们离世界名牌还有多远?
从此次评选来看,只有海尔和华为的三种产品被评为世界名牌,我们的世界名牌真是太少了。然而,这次评选的标准却又是苛刻的,它反映了政府对中国企业的一种热切的企盼。海尔和华为之所以入选,不止是其产品在国际上叫得响,市场份内份额大,关键还在于它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华为公司的产品已经进入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90多个国家,拥有PCT国际专利和国外专利944件,商标在170多个巴黎公约成员国和140多个WTO成员国家受到特别保护。海尔在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建立了8个设计中心,有618项发明专利,获得了20多项国际认证,有两项标准申请国际IEC标准,产品覆盖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一个世界名牌,不仅需要创新,更需要创造,在这方面,海尔和华为已经走在了前列。
我们的世界名牌的确少了点,然而通过这次评选,却带给我们一个积极的信号: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世界名牌,这将为更多中国品牌争创世界名牌起到好的示范作用。中国政府的种种努力也表明,我们将由一个制造业大国,发展到品牌大国,最终将成为名牌大国。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