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里皮”傍上“黑皮”
〖2005-9-16 15:45: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小成
一直以来,人们对充斥在服装批发市场和小商品市场中的假冒名牌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为保险起见,有的消费者只到正规的大商场买衣服。但人们很快发现,大商场的名牌服装,特别是一些知名国际品牌也是“名目繁多”。一些知名品牌被加上不同的前缀、后缀,一个名牌一下变身出多个“中国BA?鄄BY”;同一个品牌,有的用英文字母作商标,有的用中文汉字作商标,还有用图案作商标的,让人无法搞清到底哪一家是正牌货。
为此,本报记者特意走访了银川市的相关部门,给广大商家和消费者提个醒。
注册商标作为一个产品的无形资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该种产品的质量、信誉和知名度。但树大招风,当一个品牌拥有广阔的市场,得到公众广泛认可的时候,就会或多或少的遇到些麻烦。
宜兰食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黑皮”系列食品,就经历了一场“李逵”和“李鬼”的较量。据知情人士介绍,前一段时间,市场上出现了一个新的食品商标———“里皮”,无论是食品的外包装还是包装纸上的“里皮”标志,在字体、字型、字号上都和先前的“黑皮”十分相似,因为“黑皮”已经有了较好的口碑和市场,所以一些“黑皮”的老顾客,往往会因为粗心而错买了另一厂家的商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这种行为已经构成了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使用权的事实,因此工商部门依法对侵权厂家实施了相应的处罚,挽回了原商标的声誉,为消费者避免了更多的损失。
同时,记者在有关部门了解到,目前在银川市工商局商广科登记注册、拥有商标使用权的商家共有416家,这个数目与银川市的数千家商户比起来只能算是凤毛麟角。这种现象的存在就给抢名牌、傍名牌、造名牌提供了可乘之机。虽然这些年工商部门不断加大对商标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但是傍名牌的现象却仍然很猖獗,特别是国际知名服装品牌的傍依者更是为数众多。
据业内人士介绍,至少有三方面的诱因致使傍名牌现象日益猖獗:一是企业的短视行为;二是代理商见钱眼开,急功近利;三是消费者的无形助长。傍名牌之所以蔓延,主要是因为目前注册商标的体制和企业登记的体制之间还不协调造成的。现在,傍名牌主要体现为“用别人的商标登记成为自己的企业名称,或把别人的企业名称注册作为自己的商标”,在我国,商标注册、审核是由国家工商总局统一管理,而企业名称的登记,则是由各地工商部门来负责。企业登记机构一般只看所在地域内有没有相似或相同名称的企业,如果没有,就可以进行登记。而同一个名称,在我国不同的地域中,有几十甚至上百种被重复的可能性。这样,名牌商品被“傍”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