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驰名商标让内蒙古“驰名中国”

〖2005-9-15 11:07: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小成
 
    2004年10月,著名作家张抗抗到内蒙古自治区时风趣地说:“我是内蒙古产品的忠实消费者--喝的是蒙牛牛奶,穿的是鄂尔多斯羊绒衫,吃的是草原兴发绿鸟鸡。我是通过内蒙古产品真正了解内蒙古的。” 

    不仅仅如此,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工商局了解到,现在,内蒙古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1件,位居少数民族地区第1位、西部省区市第2位、全国第10位。这些驰名商标成了近几年内蒙古经济快速发展的缩影在它们在中国驰名的时候,也让内蒙古“驰名中国”。 

    1999年,来自内蒙古包头市的一只“小肥羊”开始在大江南北不停地“安营扎寨”,它甚至成功地闯入了中国火锅的“老家”--重庆市,让对火锅最为挑剔的重庆人也啧啧称赞。不到三年时间,“小肥羊”就在国内开设了690多家连锁店,并当仁不让地坐上了中国中餐销售额的头把交椅。2004年底,“小肥羊”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而在“小肥羊”之前,内蒙古已经有了“鄂尔多斯”、“鹿王”、“伊利”、“仕奇”、“草原兴发”、“河套(面粉)”、“蒙牛”、“河套(酒)”、“草原”(糖)、“塞飞亚”10件中国驰名商标。 

    就读于内蒙古大学的李媛媛说:“在天津老家上学时,我喝蒙牛牛奶补充营养。考大学时,父母让我选择了内蒙古大学。说实话,我知道蒙牛,但对内蒙古大学并不了解。”这只是驰名商标让更多国人了解内蒙古的一个生动例子。而有时候,内蒙古的驰名商标已带着内蒙古走得更远--“草原兴发”羊肉出口约旦,“鄂尔多斯羊绒衫、温暖全世界”的广告词,则让内蒙古的名牌具有了国际品质。 

    内蒙古自治区工商局局长王玉英说,内蒙古把商标战略作为振兴地区经济的重要举措来抓,行政管理部门采取提供优惠政策、进行表彰奖励、净化市场等措施使商标战略工作深入了基层,也使企业争创驰名、著名商标的积极性大涨。 

    在培育中国驰名商标的同时,从1996年开始,内蒙古积极开展著名商标认定工作,为中国驰名商标培养了一大批“候补队员”。目前,已认定了“蒙西”、“盘古”等14件著名商标。而“候补队员”们的表现并不比“正选队员”差。2002年,鄂尔多斯市敏盖白绒山羊向国家工商总局提出申请原产地证明商标。如今,“敏盖”白绒山羊远销东北、华北、西北各省市区,让内蒙古驰名中国的同时也使养羊户受益,人均收入增加了1000多元。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工商局了解到,内蒙古除了给商标好政策外,还在法律法规方面予以“保驾护航。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颁发了《内蒙古自治区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为保护和发展著名商标提供了法制保障。精彩的案例是,当“小肥羊”被国内一些不法企业和商贩擅自假冒时,内蒙古的工商人员奔赴全国各地,协助小肥羊公司打“假羊”,保“真羊”,不仅保护了内蒙古企业的合法权益,也推动了内蒙古的经济发展。 

    11件商标看似不多,但目前全国平均6000件商标中有1件驰名商标,内蒙古1700件商标中有1件驰名商标,内蒙古的驰名商标比例已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