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企业不重“洋”务难发“洋”财

〖2005-8-23 13:50: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小成
 
    首批21个“湖南省出口名牌”经过两个月的评选后于8月17日向社会公示,但令人意外的是,其中有7个没有达到商务部规定的必须“已在境外主要出口市场注册商标”的基本标准。这显示出,漠视境外商标注册和国际认证,已成湖南出口企业的“通病”。

    除经营状况、出口绩效等基本条件外,考虑到湖南企业这个明显的“内向”性格,“湖南省出口名牌”的入选标准只得降低到“在主要出口市场已经或正在注册商标”的水平上。

    湖南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省只有一家企业名列国家级“出口名牌”。造成这种局面,与多数“湘”字号企业不重视品牌建设和国际认证关系密切。

    更为重要的是,品牌化程度低、国际认证不足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削弱了湖南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至一些产品只能进入出口地区的“灰色市场”,甚至沦为“地摊货”。

    以机电行业为例,该省140多家出口企业仅有9家通过欧盟CE认证,不到总数的7%。此外,通过ISO认证的企业虽然达到70%左右,但通过QS9000(美国对汽车行业体系认证)的仅5家,占总数的2.5%,通过UL(进入美国市场产品安全认证)、TS16949(国际对汽车行业体系认证)认证的比例也不高。

    国际认证的不足导致产品出口始终难有大的突破,据统计,2004年湖南出口机电产品6.06亿美元,其中出口欧盟1.07亿美元,而当年湖南机电制造业的产值高达1000亿元人民币。

    不重“洋”务,自然难发“洋”财。“湘军”在品牌建设和国际认证上固步自封,已引起有关方面高度关注。

    记者了解到,以“湖南省出口名牌”评选为突破口,该省商务厅将加大企业出口品牌的培育力度,对入选企业在境内外进行商标和专利注册、管理认证、知识产权备案的企业,在代理费、注册费、认证费、备案费和咨询费等方面给予可高达70%的资金支持。

    同时,省政府还将拨出专项资金,对入选的“湖南省出口名牌”单个品牌给予最高可达20万元的财政支持,鼓励企业采用国际化标准生产,扩大企业、产品、商标的知名度和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增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