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记者从山东省新认定中国驰名商标授牌仪式上获悉,继去年“鲁能”、“新郎”等9件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之后,“浪潮”、“山花”等8件商标又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至此,山东省已拥有驰名商标53件(其中司法系统认定6件),总量居全国第二位。
省工商局提供的信息显示,山东省驰名商标在数量不断取得增长的同时,从地域分布上来看,呈十分明显的“东密西疏”布局;从产品分布来看,主要还是集中在具有传统优势的服装、家电、机械、农产品加工等行业,而高科技产品领域还略显薄弱。
“截至2004年底,全省注册商标累计总量达11.2万件。”山东省工商局局长李华理介绍说,“其中,2004年全省商标申请量为2.8万件,注册量为1.1万件,分别比上年增长26.6%和4.4%,均创历史最高水平。”“虽然我们现在总量是全国第二了,但相对于全省11.2万件的商标总数,这一数量还是太少了。”
在授牌现场,参加仪式的谢玉堂副省长表示。
驰名商标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反映着各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和对外开放水平。在全省53件中国驰名商标中,胶东半岛三市——青岛、烟台、威海共拥有26件,牢牢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中,青岛拥有驰名商标多达12件,仅次于京津沪和深圳,位列全国第五(在全国同类城市中位居第二位),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品牌之城。
而山东西部地区一些地市的驰名商标拥有情况就不太乐观,迄今为止尚有6个地市颗粒无收。“我们还有六个地市驰名商标是空白,谢玉堂副省长说,“为什么成不了‘驰名商标’?政府主管部门要靠上服务,为企业指指路。”
据了解,本次山东省被认定的8件驰名商标中,除了浪潮以外,多数企业的年营业额在几亿人民币到十几亿人民币之间,企业规模普遍不大。“虽说是中国驰名商标,但是一年才几个亿的销售收入怎么行呢?”讲话中,谢玉堂副省长极力鼓励省内驰名商标持有企业做大做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