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代理迎来二次浪潮

〖2005-8-9 13:44: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小成
 
    专家指出:精耕细作,服务产业向纵深方向发展会为代理业做大做强创造第二次机会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可有什么方法避开竞争焦点,进而抢占市场的高地?如何更好地做强做大?未来广东知识产权代理业将会向怎样的方向发展呢?广东知识产权保护协会会长唐善新日前指出,差异化、专一经营和联合经营将会是广东知识产权代理业快速发展的选择。 

  据介绍,目前广东知识产权代理业主要还是集中在代理专利、商标、版权、集成电路四大项业务上。现在专利代理也在向商标代理服务延伸,商标代理则不甘只限受理商标,早已开始承揽专利代办业务。代理机构提供的服务应有尽有,项目和范围在不断扩大,但也不利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因为"专一"更具竞争力。 

  唐善新表示,差异化发展--商标或专利业务的单一经营,会让代理机构更易做大做强,会渐渐形成"申请专利(或商标),就找XX所"的品牌效应。当然时下各机构可以根据自己的项目特长和远期市场规划,选定某领域(如专利)品牌化经营,争取业务领域更专业,脱颖而出,一举独占鳌头。与此同时,业务方向不同的两家友好代理所可以相互向客户推荐对方的专业服务,互不影响,相得益彰。 

  "在大家都争先恐后去淘金的时候,你选择在旁边卖水可能更能赚钱,因为水往往无人去竞争而成为一种稀罕物。"唐善新认为,广东中介代理业在业务上应"从刀耕火种走向精耕细作",不要做"落后的农民"。何谓"精耕细作"?目前,该行业几乎都是在同一层次、几大项目进行"血拼",如果你打破同业混战的瓶颈,另辟蹊径去发展,获得的往往是"甜蜜的果实"。他认为,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是一个大的产业,普通人所接触的专利商标受理、官司纠纷承办等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知识产权(商标、专利、域名、版权等)的转让交易、财产评估、风险投资;打假取证与维权、参与不正当竞争调查等;编辑出版相关参考工具书、相关的教育和培训等领域,目前都是处于"零开发"状态,投身其中,"淘金"正逢其时。 

  据了解,知识产权的转让交易业务在国内尚在初步阶段,空间很大,利润非常诱人。上海、成都、重庆、沈阳、郑州、武汉、济南等的专利、商标超市(集市)已经出现。代理机构也可以考虑搞专业的商标、专利卖网,利用网上网下的交易平台,为行业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促进知识产权的交易和商业化进程,实现中介组织的高端服务价值。一些新兴的商标卖网对自己原创商标进行策划销售,也是一条新的生财之道。广州雅肯品牌策划有限公司等在商标策划、在线买卖交易等两大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广东的很多代理机构"小而弱"(指规模和实力),使自己快速壮大起来的捷径有哪些呢?红徽知识产权连锁机构总裁廖俊铭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联合经营"的手法做大自己,即数个甚至数十个商标专利代理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社会事务调查公司、域名交易中心、平面设计中心可在实力相当、志同道合的客观条件下,进行自愿性质的所际联合经营,组建新的代理服务企业(集团),实现统一企业名称、标识运营,可以短期内将自己的实力扩大到数倍以上。 

  廖俊铭说,当然,大所购并小所、加快推广品牌加盟连锁经营,也会让自己的实力在短时间得到充足的提升和裂变。另一种"坐飞机"的方法也可以考虑,就是争取风险资金的介入,借别人雄厚的资本更快地做大自己,风险与利益共享。 

  "市场并不缺少商机,只是缺少发现。"唐善新认为,上海在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中建立专利特派员制度、陕西启动知识产权特派员制度、深圳启动商标保护预警及服务系统和中山成立战略联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的做法为业界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参考。 

  唐善新说,所谓知识产权特派员制度,就是要实现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的理念。即依托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关和知识产权代理人机构选配知识产权特派员,按照与对接区域(单位)业务匹配的选派原则确定人选,为重大对口企事业发展大型科研项目进行全方位的知识产权服务(包括专利、版权、商标等申请和管理)。这些都是知识产权代理的业务范围和业务擅长,应该是一个很好的业务发展方向,另外也是一个机构业务水平的官方认证。他指出,知识产权是经济和社会整个活动不可或缺的一环,只要知识产权代理业紧密地融入其中,就能获得更多的回报。日前,深圳的精英商标、中山的科创专利两家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在产业纵深方向发展上先走了一步。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