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企业抢注“一揽子”商标
〖2005-8-8 11:03: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小成
日前,位于和桥镇的富陶集团老总沈锐华一下掏出数万元,在45个商标类别中申报了“富陶”商标,使“富陶”变成了全类别商标,富陶集团也成为了宜兴市又一花重金为未来竞争提前注册全类别商标的企业。
商标,是企业产品的标志,也是企业整体形象的体现。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为切实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宜兴市企业纷纷主动为自己的产品申请注册商标。远东集团、江南电缆、兴达文具等企业还通过购买、协商等方式,分别从外地企业手中将“远东”、“江南”、“兴达”商标“抢”了回来。截至目前,宜兴市已拥有注册商标3000多件,仅今年上半年就新增注册商标申报670余件。如今,龙背山森林公园、陶都饭店等服务类企业都有了自己的注册商标,一些专业户也为自己养殖的螃蟹注册了响亮的品牌名。
有了商标并非万事无忧。近两年,随着宜兴市部分品牌知名度的上升,一些企业不惜冒侵权风险打起了“擦边球”,注册与知名商标相近的字号、图形等,严重威胁着我市知名商标所蕴含的巨大价值。宜兴市的虎皇漆业与武进一企业的“虎王”之争,就是对方钻吴方言“皇”、“王”不分的空子而引起的,尽管最终宜兴“虎皇”战胜了武进“虎王”,但这一事件也给企业上了一堂生动的维权课。去年,“虎皇”一次性注册了近50个商标,把吴语区发音相近的“虎王”、“吴皇”等全部囊括其中,“虎皇”也因此成为宜兴市第一个注册“一揽子”商标的企业。之后,宜兴市又陆续有10多家企业争相掏钱,为自己的商标申报注册本行业之外的商标,有效构筑起商标保护体系。
业内人士称,企业抢注“一揽子”商标是高明之举,它一方面标志着企业商标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随着《商标法》的进一步完善,商标作为一种可继承的私有资产,其价值将通过市场交易进一步放大,谁抢注得早、抢注得多,谁就能赢得更多的商机。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