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重视知名商标保护

〖2005-8-4 8:51: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小成
 
    上海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的亮点——“外滩源”竟被注册为酒类商标,注册者是金山区一家与“外滩源”并无多大关系的公司!
  
  近日,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分会副秘书长黄文就此向市政协提交提案,呼吁有关部门对类似“外滩源”这样的知名名称要有保护和利用意识。
  
  知名名称被人抢注
  
  据黄文查证,这家上海企业于2005年4月7日成功地将“外滩源”注册于第30类和第34类商品,也就是说它享有专利生产“外滩源”品牌的糖果巧克力产品和酒类产品。
  
  这样的尴尬并非只发生在上海。黄文介绍,2003年SARS肆虐期间,海南省旅游部门提出了“健康岛”的概念,并花费巨资予以宣传。结果“健康岛”的名气出来了,但“健康岛”的商标却被人在第16类商品上抢先注册。海南岛有关方面申请该注册无效。
  
  先注册者先得利
  
  我国的法律对知名商标、驰名商标的保护有明确规定,但迄今为止,对并未成为商标的知名名称却并无相应规定,而这方面的是非一向很难断定。以上海海港新城滴水湖为例,它确实是上海的一个知名名称;但是,北京的延庆县也有一个滴水湖,也就是说这个滴水湖并非上海独有。事实上已经有企业在近10类商品上注册了“滴水湖”商标,管理部门并不能说人家是恶意注册。
  
  防御性保护不可少
  
  难道知名名称只能束手无策?国外一些大公司的做法值得参考——像可口可乐、IBM等大公司,将自己的名称在所有的商品和服务类商标上注册,甚至连“可乐可乐”这样容易引起消费者混淆的商标名称,也被他们全部注册。
  
  上海的知名名称中,“东方明珠”的保护意识最强。“东方明珠”几乎在各类商品和服务类商标上都注册遍了。
  
  黄文建议,上海市有关部门应尽快对上海现有的知名名称的保护及有效利用开展研究评估,遴选出具有潜在商业价值的名称,并落实相关企业申请注册商标、互联网域名等工作。他认为,如果搞好特许经营、许可使用、转让使用等后继开发,就能形成一个崭新的知识产权创新业务,并成为上海知识经济的一个增长点。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