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注高峰期 专家纵论对策
〖2005-7-14 21:37: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xwbj#
#xwtp#
新闻来源:搜狐 本网新闻整理编辑:尔尔
如今的商战已从产品、销售、品牌,发展到“抢注”商标了!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有关商标抢注的纠纷屡见不鲜,特别是最近发生在国际上的数件商标抢注事件,更是一再给我国企业利用知识产权开拓国际市场拉响了警钟。商标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到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对此,本期我们邀请有关法律和权威人士就此话题展开探讨。
现状
抢注进入高峰期
多数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是近些年才开始的,而其产品的出口量还不是很大,还没有意识到保护商标的重要性。据了解,在去年世界品牌实验室公布的“中国500个最具价值的品牌”中,有46%未在美国注册,50%未在澳大利亚注册,54%未在加拿大注册,而在欧盟的未注册比率列是高达76%,以致于在国外遭抢注率非常之高。
记者了解到,我国一些知名商标在境外遭抢注事件屡有发生。在12年前天津“狗不理”在日本的合作伙伴抢注了“狗不理”商标,日前天津“狗不理”因再度图谋国际市场才试着去解这个结;今年3月,海信与博世—西门子就商标抢注达成和解;5月,海尔赢了与德国通讯的商标官司;今年6月,新科、康佳和德赛在俄罗斯遭抢注一案还未见分晓;去年12月“英雄”在日本被抢注;去年11月“大宝”在美国、英国、荷兰、比利时被抢注……这些暗示着中国商标已进入了被境外抢注的高峰期,驰名商标、知名商标和原产地保护产品名称是境外抢注的热门。
另悉,中国曾有超过80个商标在印度尼西亚被抢注,有近100个商标在日本被抢注。每年在国外遭抢注案件超过100起,涉及化妆品、饮料、家电、服装、文化等多个领域,其中绝大多数为我国知名商标。迄今为止,已有15%的内地知名商标在境外遭抢注。一旦抢注既成事实,国内相关企业就极为被动。
观点
应强化商标先行意识
广州市集佳知训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法务专员唐湘云:为了避免商标被抢注,企业要强化商标先行意识:秉承“自愿注册原则”和“申请在先原则”,企业应对已经在他国进行交易的商标及时“补过”、尽快注册,对即要打入他国市场的商标提前、及时注册。企业若有意开拓国外市场,就应在别人抢注商标之前注册商标。
首先,要适当构筑防御性注册,根据“一类商品一件商标一份申请”原则,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可在与该商标类似或非类似商品类别上分别进行防御注册,以免受职业商标炒家的侵害。其次,需加强海内外市场监测:企业应密切关注国家工商总局颁布的《商标公告》,如发现相同或近似商标,及时向国家工商总局提出异议;应委托商标代理组织进行市场追踪监测,及时反馈侵权信息。
要确立知识产权维权战略
广州三辰专利事务所所长范钦正:抢注频频发生,这与商家对知识维权意识淡薄有很大关系。现在我们很多企业家只想做进出口商,有产品营销战略,却没有知识产权战略。没有商标国际注册意识,不重视知识产权,不仅沦为替他人做嫁衣裳的可怜地位,甚至有可能被后来者告侵权,黯然退出自己辛辛苦苦培育出的市场。而融入当地市场,良好的商品信誉同样不可忽视。因为品牌是你对消费者的承诺,一旦消费者建立起对产品的信赖,即使有仿冒品牌出现,也不会在实质上影响自己的市场地位,至少不会被后来者赶出市场。为此,企业要强化商标国际注册意识,运用商标国际注册体系构筑防御网络,同时要加强国际范围内的商标监测,以有效规避遭抢注的风险。
设置品牌监测预警系统
广州伟成知识产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经理葛伟清:大多数企业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基本没有自我品牌市场的“监测预警”系统。大部分企业并没有真正推行商标战略,导致我国企业商标海外注册积极性不高,总量偏低。
另外,我国有不少企业对自己产品的对外市场开发能力底气不足,在未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更谈不上在国外注册商标。而实际上,这种尴尬的差距并不是我国产品本身性能和质量方面的差距,而是品牌经营意识、品牌战略方面的差距。这无疑给国际炒家的恶意抢注提供了可乘之机,蓄意抢注我国商标特别是知名商标。
贴士
国际注册简述
在国外进行商标注册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提交基于马德里协定或议定书的国际注册(下称马德里国际注册),一是向各国家商标主管机关提交单独注册申请。此外,还可以向欧共体内部市场协调局申请注册欧共体(欧盟)商标,向非洲知识产权组织申请注册非知商标。
记者手记
重视商标话语权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商标抢注已经开始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借口下,作为一种贸易的手段和“战略”,为个别跨国公司所使用。这种行为,不仅为中国品牌国际化设置了障碍,而且对现代国际市场正常、公平的竞争秩序形成了严重威胁。但是知识产权之争的背后,是经济利益之争。既然是经济利益之争,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其结果很可能是只有输赢,没有对错。
中国企业商标屡被海外投机者抢注,这反映的不完全是企业缺乏保护意识或对此重视不够的问题,而是很多企业对商标根本就缺乏正确的认识,缺乏一个不断发展的商标观念。以往我国内企业只负责产品的生产和国内销售,产品的出口均交给专业外贸公司代理,企业并不与国外客户和消费者直接接触。在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大部分中国企业都曾采用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来得到授权,这是导致目前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陷于被动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随着外贸体制的改革和对外经济的发展,国内企业更多地参与到外贸交易中,陆续开始在国外注册商标。这时候,才有企业发现自己的商标已经被人抢注了。然而,随着国内产品市场的日益全球化,贸易摩擦已不可避免。作为企业知识产权的组成部分,商标的价值不言而喻。商标一旦被抢注,企业立刻陷入两难境地:这些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想要回来,就要付出高昂的代价了。如果不夺回商标,那么已经打入国际市场的中国产品就面临着被控侵权或退出的命运,或者只能改换商标,这对于已经闯出一片天地,要走国际化之路的企业而言,意味着从零开始重新打入国际市场。
商标是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世界语”,商标注册先行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准则。为了不给抢注者可乘之机,企业的商标注册有多个类别,就要尽可能多类别注册,将商标保护起来。我国企业应该从中吸取教训,今后可采取在国外提前进行商标注册等手段,依法保护企业自身利益。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