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中华老字号”时不我待
〖2005-6-29 17:22: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xwbj#
#xwtp#
据了解,目前全国各行业共有老字号商家约一万多家,其中真正拥有“中华老字号”称号的仅有1600家。到目前为止,中华老字号破产、倒闭、被兼并、被收购的消息经常被媒体报道,例如,“王麻子”破产、“狗不理”改嫁等等,都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保护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件时不我待的事情。
“中华老字号”认定标准出炉自6月1日起,《中华老字号认定规范(征求意见稿)》在业内公示,中国商业联合会对原“中华老字号”企业进行重新认定,不合格企业将被取消“中华老字号”的注册资格。全国1600多家"中华老字号"将面临巨大考验。《中华老字号认定规范》将会成为重新评定中华老字号品牌的行业标准。
“中华老字号”在《中华老字号认定规范(征求意见稿)》中被定义为:具有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价值,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拥有世代相承的独特工艺或经营特色,且技术出众,取得了社会广泛认同和良好商业信誉的企业或产品品牌。所以,对于此次评定的标准,新规范给出了四项重点:一、经工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且经营50年以上;二、具有民族特色和鲜明地域文化特征;三、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四、有良好商业信誉,诚信经营。值得注意的是,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经营年限都成为了重要的评定标准。据了解,这1600家企业由原内贸部在1991年授牌,在过去15年中,有关部门没有再进行类似的全国范围评选活动。据统计,目前这些1600家企业中,勉强维持现状的占70%;长期亏损、面临破产的约占20%;有品牌、有规模且经济效益好的仅占10%。
培育壮大中华老字号是历史责任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安惠民在中华老字号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介绍,国内已颁发“中华老字号”铜牌的现有1600多家企业中,历史最长的近500年,如北京著名的王致和,创立于1669年(康熙八年)。它是最早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的调味品企业,为我国乃至世界发酵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成立于1530年的六必居,是目前历史最久的老字号企业之一;全聚德、同仁堂的发展史通过影视作品传到了全世界。这些老字号为促进工农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以及开展国际交流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我国老字号形成了品种多、历史久、声誉卓著的特色。
安惠民说,我国的老字号企业也面临着六个问题:一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生产方式的普及,使一些靠手工技艺取胜的老字号失去了优势;二是产品的丰富多彩和消费需求的变化,使一些老字号的特色产品黯然失色;三是中小企业的蓬勃兴起和外资、洋货的大量涌入,使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四是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使老字号的传统文化吸引力相应减弱;五是缺乏法律意识;六是缺乏受法律法规保护的市场环境。
在谈到如何培育壮大老字号企业时,安惠民副会长提出了四条建议:第一,老字号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第二,老字号要保持传统特色和产品质量;第三,老字号的振兴需要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第四,中华老字号工作委员会要真诚地为老字号服务。
防止老字号商标被抢注努力争创中国驰名商标
北京证泰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部主任李鹏律师说,目前国际上就有一批境外商标注册公司蓄意抢注我国商标特别是知名商标。加拿大就有“老字号商标转让公司”,专门抢注我国的老字号商标。严重侵害了我国企业的正当权益。
据了解,在全国驰名商标企业中,中华老字号企业仅占10%。我国是《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成员国,该公约规定:各成员国应在本国法律允许的条件下,依法对构成商标注册国或使用国主管机关认定在该国已经驰名的商标,予以保护,不管该商标是否注册,都应加以保护。为了不让更多的具有历史价值品牌的无形资产流失,我国相关部门要有针对老字号商标被抢注事件为企业提供引导和咨询,重点扶持老字号品牌企业,争取让这些知名品牌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中国甚至是世界的驰名商标。
他说,很高兴看到一个有关老字号的评定标准出台,这样的话老字号企业的商品或商标被仿冒后,可以有告发假冒者的依据。企业一方面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创立自主品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把商标保护纳入企业的战略管理之中,最好把力量放在驰名商标的认定上,尽最大努力减少我国商标在境外遭抢注和侵权等问题。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张莉 )
【相关新闻:请使用本网“行业信息”搜索功能,输入关键词——中华老字号】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