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品牌包打天下的神话破灭
〖2005-6-15 11:27: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xwbj#
#xwtp#
深圳商报消息:
光明乳品“回炉奶”一事还未平息,紧接着又爆出“早产奶”事件。在郑州被媒体爆出有将变质牛奶返厂再加工之嫌后,作为国内乳业霸主之一的“光明”当然不服,其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几乎是出于本能地立即否认,尽管光明乳业董事长王佳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断然否定光明乳业郑州子公司加工过期奶。光明的否认似乎为时过早,最终结论还需当地质检部门的调查。
“乳品厂都有回奶罐,全国的乳品厂都这样”,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中国的乳品业都真有这样的“行规”吗?为减少成本投入,不是直接销毁超过保质期的纯牛奶,而是弄进“回奶罐”再卖给消费者。
这些“回奶”是继续加工成袋装鲜奶还是奶粉呢?数量有多少,究竟已销往了哪些地方,全国还有多少这样的“行规”未被记者揭开?
如果不信,“可以到上海厂参观”。但问题是,纰漏并不是出在上海,而是“光明”在河南的子公司。不管王佳芬如何盛情邀请记者去上海总部参观,郑州的“不光明”事件也很难会因上海之行而“光明”起来的。
大牌企业为了做大做强,向各地辐射并不错,错的是脱离具体情况而盲目扩张,如天女散花般收购全国各地的小企业。孰知,这些分厂只是挂上名牌的“面子”,却未换上名牌的“肚子”;换了大牌的商标,但质量监控体系却一团糟。甚至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企业还有意坑害消费者。
曾几何时,当食品安全出现问题时,政府有关部门和媒体的第一反应是:请用大品牌产品。但现在看来,大品牌也不足为信——从亨氏到雀巢,从南京冠生园到金龙鱼、光明,由此看来,答案是否定的,大品牌包打天下的神话破灭。
大品牌不能包打天下,“光明”也不例外。品牌之所以能“大”,在于企业不断以品质取信市场,说到底是诚信之威累积使然。但这一次,至少在郑州公司的管理上,“光明”却涉嫌失信。如果“光明”将变质牛奶回炉重新销售之情属实,品牌的伤害估计远远不会止于郑州,甚至有可能重蹈南京冠生园当年的覆辙,积累多年的品牌链会一夜断裂——原因很简单,“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诚信能做响品牌,失信更能让品牌在一天之内疆土尽失。这是市场的无情,更是真正的大品牌让人尊敬的魅力所在。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