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乾隆”商标权拍卖无人问津
〖2005-6-12 22:56: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xwbj#
#xwtp#
沈阳日报消息:
“乾隆”、“康熙”、“雍正”这些叱咤清史的皇帝,变成商标却遭遇无人问津的境况。6月10日,在辽宁省拍卖行举行的抵债、破产资产拍卖会上,“乾隆”、“雍正”、“太祖”、“康熙”等十一个商标权,全部无人问津,直接流拍。
据悉,沈阳乾隆药业有限公司无形资产———“乾隆”、“雍正”、“太祖”、“康熙”等11个商标权,拍卖底价为158.4万元。这项标的是受市法院委托拍卖的,以抵偿沈阳乾隆药业有限公司欠下的债务。辽宁邦达信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评估了这11个商标权的市场价值,定下了158.4万元的拍卖底价。
这些皇帝年号做商标权流拍,是其本身没有市场价值,还是要价太高?辽大知名学者魏炬认为,商标这类无形资产的价值不取决于它的自我定价。“乾隆”、“雍正”等年号作为商标的市场适用性不广,可能是其无人问津的原因之一。
按照惯例,如果标的流拍,将降价10%择日再拍。辽拍行负责人介绍,此次流拍之后,拍卖行将与市法院进行沟通,再次拍卖的时间应该在6月底。(叶青)
【本网新闻评论组评论:
沈阳是满清起家之地,其故宫也颇有影响。印象中,沈阳一直是一座以工业闻名的文化古城,因此,企业、个人甚至城市打大清文化的牌子也就不足为奇了。本网曾报道过沈阳申注“清昭陵”、“北陵” 和“现代格格”等商标的消息。不过,凭心而论, “乾隆”、“康熙”、“雍正”等皇爷名字倒是叱咤风云,但屈尊做起商标来,除了用在瓷器、古琴、仿古服装、红木家具等反映传统文化的东西上,一时半会儿还真想不出有多少其他用处。缺乏现代气息,缺乏产生丰富联想的余地,就连亲和力也差强人意,商标的“钱”景可想而知。前些日子,本网报道了沈阳将以“活力之都”这一鲜明、独特的旅游形象作为城市名片的消息,真的很为沈阳人感到骄傲,感觉人家其实也是一种具有青春活力的现代活法。】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