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咖”主理人有了商标问题,找谁咨询?
〖2025/11/5 8:25:17时〗 白兔商标专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信息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信息整理编辑:紫藤
“青山绿水,安且吉兮。”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这样一个山清水秀的天然氧吧之中,坐落着星星点点的乡村咖啡馆。与许多大城市的咖啡馆不同,安吉县的“村咖”不在车水马龙的城镇中心地带,而是散见于山、田、湖、瀑、林、矿等自然地标之上。
当地创业者敏锐地捕捉到现代人对于诗意乡村和自然风光的向往,将城市咖啡文化与乡村元素完美融合,使安吉县咖啡业态在遍地开花的咖啡市场上破土而出、崭露头角。2024年,全县“村咖”接待游客超615万人(次),“村咖”及相关产业营收达1.21亿元。为优化咖啡产业发展,促进安吉县新业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安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充分发扬“联企、助企、为企”精神,积极开展监管与服务等相关工作,助推“村咖”产业借力品牌“云梯”扶摇直上。
打造服务矩阵 助力“村咖”成长
在安吉县,“村咖”多由返乡创业的青年和当地村民主持经营,分布地域广而偏。为加大服务覆盖面,增加服务强度,安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实施科所联动打造“服务矩阵”,并梳理出涵盖商标注册、印刷、广告宣传、电商平台等环节的诸多事项,形成“服务清单”,明确办理流程、咨询部门和办理时限,并通过科所联动、业务条线上下对接,靶向施策,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同时,安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坚持“经营业主所需、监管人员所能”原则,提前对从业人员开展商标注册、商标使用、商标保护专题培训,尤其是针对自然资源好的“村咖”集中的乡镇所,经培训后组建专业的商标服务专班,上门为“村咖”产业经营业主提供点对点、面对面的精准服务,尽心尽力将“服务清单”落实落地。
安吉造梦学院咖啡主理人郭华峰遇到品牌相关问题时,首先想到的便是找市场监督管理(知识产权)部门。“他们不仅解答商标注册相关疑惑,还指导我们完善布局,让品牌打造更有保障!”这是他对安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高效专业服务的由衷肯定。
孵化品牌标杆 促进“村咖”发展
为助力“村咖”产业特色品牌孵化,安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牵头调研摸排全县现有咖啡店商标注册情况,为有需求的咖啡经营商户提供商标检索、注册帮扶,并对接优质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鼓励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商户打造自主品牌,注重自主商标的注册应用,从产品生产、包装、管理、宣传、推广等方面提供指导,帮助其走商标品牌建设之路。通过搭建“知识产权服务直通车”,该局目前已帮助71家咖啡馆成功注册服务类商标,全县含咖啡馆服务的商标累计达1500件。
单纯的咖啡产品缺乏品牌文化的支撑,对广大游客群体而言缺乏吸引力。赋予“乡村文化IP”的文化附加值,有利于满足游客的“打卡”心理,从而带来门庭若市的盛况。在品牌孵化中,安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以“村咖+景区”“村咖+民宿”“村咖+露营”“村咖+研学”的理念进行品牌发展引导,并将“安吉白茶”这一“金字招牌”与“村咖”联动,带动乡村多元业态发展,催生一种兼具城市精致生活味和乡村旷野松弛感的消费理念,为安吉“村咖”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筑牢维权屏障 守护“村咖”权益
在维权保护方面,安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联合当地法院、检察院建立知识产权维权快速响应机制,组建由知识产权专家、律师和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执法人员组成的“品牌护卫队”,为咖啡经营商户提供知识产权维权指导服务,降低品牌推广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风险。
同时,安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以“章里水滴石穿”“猪罗纪森林”等知名度较高的咖啡服务商标为重点,从源头上加强对商标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快速处理咖啡经营商户遇到的商标侵权纠纷,保护咖啡经营商户商标品牌专用权,激发产业品牌创新动力。这种“培育+保护”的双轮驱动模式,使得县域“村咖”产业价值再提升,真正让每一杯山野咖啡都飘出了原汁原味的醇香。
如今,在安吉县的绿水青山间,点缀在竹林茶田旁的网红“村咖”缭绕着咖啡的香气,讲述着越来越多乡村振兴的新故事,安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将用更全面、更专精的服务守护这一抹“村咖”香。(通讯员孙建新 洪玉婷)